Processing math: 100%

MVC工艺处理稠油废水回用于锅炉给水的现场应用

邹龙生, 牛耀岚, 熊鹰, 唐婧, 刘铁湘, 钱孝德. MVC工艺处理稠油废水回用于锅炉给水的现场应用[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 14(2): 381-386. doi: 10.12030/j.cjee.201904092
引用本文: 邹龙生, 牛耀岚, 熊鹰, 唐婧, 刘铁湘, 钱孝德. MVC工艺处理稠油废水回用于锅炉给水的现场应用[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 14(2): 381-386. doi: 10.12030/j.cjee.201904092
ZOU Longsheng, NIU Yaolan, XIONG Ying, TANG Jing, LIU Tiexiang, QIAN Xiaode. Field application of reusing the treated heavy oil wastewater by MVC process to boiler feed-water[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0, 14(2): 381-386. doi: 10.12030/j.cjee.201904092
Citation: ZOU Longsheng, NIU Yaolan, XIONG Ying, TANG Jing, LIU Tiexiang, QIAN Xiaode. Field application of reusing the treated heavy oil wastewater by MVC process to boiler feed-water[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0, 14(2): 381-386. doi: 10.12030/j.cjee.201904092

MVC工艺处理稠油废水回用于锅炉给水的现场应用

    作者简介: 邹龙生(1973—),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节能与环保。E-mail:syl200707@126.com
    通讯作者: 邹龙生, E-mail: syl200707@126.com
  • 基金项目:
    桂林市科技局重大专项(20180106-1);重庆市教委资助项目(KJ160360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JJA160070);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 中图分类号: X703

Field application of reusing the treated heavy oil wastewater by MVC process to boiler feed-water

    Corresponding author: ZOU Longsheng, syl200707@126.com
  • 摘要: 某油田产生大量的稠油废水,而蒸汽开采石油又需要足够的洁净水,两者的综合效应导致水资源的短缺。为了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设计了一套20 m3·h−1的机械蒸汽压缩(mechanical vapor compression,MVC)工艺回收废水的装置。该系统能利用稠油废水的低温废热,具有运行能耗低,而且对废水水质进口要求低。系统出水冷凝水的水质参数为:总硬度≤182.30 mg·L−1、Cl≤10.00 mg·L−1、Ca2+≤1.00 mg·L−1、含油≤2.00 mg·L−1、电导率(25 °C) ≤60.00 μS·cm−1、二氧化硅≤3.50 mg·L−1,满足注汽锅炉给水的质量标准。通过对MVC工艺运行结果的分析,阐述稠油废水沸点升高、浓缩倍数、冷凝水水质、污垢等因素对MVC工艺的影响程度,特别是冷凝水水质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上述研究结果为大规模治理稠油废水,实现零排放奠定实践基础。
  • 医疗废物高温蒸汽处理工艺是典型的非焚烧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1-5]。灭菌效果是其首要指示指标。影响灭菌效果的关键因素是在一定灭菌温度下的灭菌时间[6]。灭菌时间包括微生物的热死亡时间和水蒸汽热量的热穿透时间。热死亡时间是生物指示剂嗜热型脂肪杆菌芽孢在湿热灭菌状态下的死亡时间[7];而热穿透时间是指灭菌室内的热量进入医疗废物内部,使各点都达到相同灭菌温度所需要的热传递时间。在某一灭菌温度下的热死亡时间是确定的,而且其数值相对很短(如132 ℃时,热死亡时间为0.5 min)[8]。因此,决定灭菌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该灭菌温度下的热穿透时间。

    医疗废物高温蒸汽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热质传递过程。由于其所处理的物料具有成分复杂、状态不固定的特点,因此,难以用传统的热质传递理论对其进行数学模拟。有技术人员研究了影响热穿透时间的相关因素[9-10],但未能定量描述热穿透时间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研究者[11]利用多孔物料的传递理论建立了该过程的热质传递模型,并以B-D试纸为实验用品对其进行了验证。鉴于废纸只是医疗废物的成分之一,该模型也不完全适用于实际医疗废物热穿透时间的理论计算。

    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是医疗废物处理标准中必须明确的工艺参数。由于热穿透时间难以用理论计算来确定,因此,不同标准中灭菌时间差别很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灭菌温度132 ℃时灭菌时间为5 min[12];灭菌温度120 ℃时灭菌时间为30 min[12-13];我国的标准中规定的灭菌温度是134 ℃,灭菌时间45 min[14]

    本研究以实际医疗废物为样品,对热穿透时间进行实验,实验中综合考虑了试样装填密度、试样体积、灭菌温度及灭菌室真空情况等工艺条件对高温蒸汽处理工艺热穿透时间的影响。研究中使用的实验装置为脉动真空型医疗废物高温蒸汽灭菌器,该技术类型的灭菌器在医疗废物处理工程中普遍使用。本实验结果可为医疗废物高温蒸汽处理工艺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数据参考。

    经初步消毒后的医疗废物。其各成分的体积组成如下:纱布、废纸类物料占40%;塑料、橡胶类物品(输液管,塑料注射器,瓶盖等)占30%;玻璃类物品(小药瓶等)占20%;其他类物品(各类包装盒、食品垃圾等)占10%。

    研究中采用灭菌室容积为6 m3的脉动真空型灭菌器(GTMS-Ⅱ-6型,天津格林泰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见图1)。该装置主要由灭菌室、真空泵、过滤器、温度与压力传感器、工艺管路和控制系统组成,可以根据实验要求改变工艺参数。根据本实验的实验要求,对GTMS -Ⅱ灭菌器进行了工艺改造,增加了测温热电阻和温度显示仪,用于测量和显示实验样品内部的温度变化。实验装置示意图见图2。试样的承装容器为实际工程中采用的灭菌车,容积分别为1 m3和0.5 m3。分侧面开孔(孔径φ10)和不开孔2种,见图3

    图 1  GTMS -Ⅱ-6灭菌器
    Figure 1.  GTMS -Ⅱ- 6 - type sterilizer
    图 2  实验装置示意图
    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experimental apparatus
    图 3  医疗废物试样承装容器
    Figure 3.  Medical waste container

    实验按照不同的灭菌温度(120 ℃和134 ℃)、不同的灭菌条件(不抽真空和脉动真空)和不同类型的承装容器(侧面开孔和不开孔)3类情况分别进行,共有8种组合(见表1)。在每组实验中,同时测量并记录4个承装容器(容积分别是1 m3和0.5 m3,装填状态分别压实和松散)内试样中心的温度变化。

    表 1  医疗废物热穿透时间实验组合情况表
    Table 1.  Various experimental program in experiment of heat transfer time for medical waste
    实验分组承装容器开孔与否温度及真空与否承装容器体积及装填状态
    第一组侧面开孔120 ℃脉动真空1 m3松散1 m3压实0.5 m3松散0.5 m3压实
    第二组侧面开孔120 ℃无真空1 m3松散1 m3压实0.5 m3松散0.5 m3压实
    第三组侧面开孔134 ℃脉动真空1 m3松散1 m3压实0.5 m3松散0.5 m3压实
    第四组侧面开孔134 ℃无真空1 m3松散1 m3压实0.5 m3松散0.5 m3压实
    第五组侧面无孔120 ℃脉动真空1 m3松散1 m3压实0.5 m3松散0.5 m3压实
    第六组侧面无孔120 ℃无真空1 m3松散1 m3压实0.5 m3松散0.5 m3压实
    第七组侧面无孔134 ℃脉动真空1 m3松散1 m3压实0.5 m3松散0.5 m3压实
    第八组侧面无孔134 ℃无真空1 m3松散1 m3压实0.5 m3松散0.5 m3压实
     | Show Table
    DownLoad: CSV

    实验中脉动真空工艺中的真空度设定值为75 kPa,共抽真空3次。通过喷入蒸气破坏真空,喷入蒸汽2次,每次蒸汽喷入后达到的压力为50 kpa。松散装填时的样品密度为170 kg·m−3,压实装填时的密度为340 kg·m−3

    实验时,先通过夹套加热将灭菌室温度升到90 ℃。推进承装试样的灭菌车,关闭密封门后进行脉动真空操作(或不抽真空操作)。之后,向灭菌室喷入蒸汽迅速升温,当灭菌室内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时,开始记录各试样中部测温点处的温度及时间,继续维持灭菌室处于恒定的灭菌温度,直到试样测温点处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

    图4图5分别是医疗废物置于1 m3和0.5 m3灭菌车,在相同灭菌温度下试样中心的温度变化情况。可以发现,脉动真空操作可以明显地缩短热穿透时间,该结果与相关研究中的结论一致[15]。灭菌器内原有空气的存在对热量传递的影响可能有2个方面:一是减弱了空气“冷岛”效应;二是减少了灭菌室内不凝气的量,使灭菌室内的气体更接近饱和水蒸汽状态,当蒸汽冷凝后,形成局部负压[6],促进了水蒸汽分子向医疗废物孔隙的扩散。

    图 4  1 m3小车在灭菌温度为120 ℃时内试样温度变化
    Figure 4.  Temperature changes of sample in 1 m3 container at sterilizing temperature of 120 ℃
    图 5  0.5 m3小车在灭菌温度为120 ℃时内试样温度变化
    Figure 5.  Temperature changes of sample in 0.5 m3 container at sterilizing temperature of 120 ℃

    灭菌器内原有的空气会改变灭菌器内混合气体的组成比例,也相应改变了灭菌室内压力和温度的关系。唐欣昀等[16]利用Antoine方程描述了在不同空气残留量下灭菌室内压力和温度的关系。依据其计算方法,在灭菌温度为120 ℃时,当第一次抽真空达到25 kPa(绝压)时,蒸汽通入后对应的压力为223.88 kPa(绝压),蒸汽喷入前后的压差为208.89 kPa;如果不抽真空,直接向灭菌室喷入蒸汽,灭菌室内的压力为324.97 kPa(绝压),与初始状态的压力差为223.64 kPa。结果表明,真空操作反而降低压差,理论上不利于水蒸汽向医疗废物空隙扩散。然而,本实验及部分文献[6-13]均得到了排除空气有利于热量传递的结论,这说明压差的消极影响可能小于前述2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抽真空操作仍然有利于热穿透。

    图4图5还可以发现,与松散状态相比,压实状态明显需要更长的热穿透时间。OLIVIA M等[9]利用纸尿裤模拟医疗废物进行灭菌效果实验,亦发现将纸尿裤绑紧时生物指示剂难以杀灭。其可能的原因是,物料在压实状态造成的高密度增加了单位体积下加热医疗废物所需的热量,并且致密物料较小的孔隙阻碍了水蒸汽分子的扩散,因此,物料压实延长了热穿透时间。

    图6图7分别为压实物料和松散物料在不同温度和体积下的热穿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灭菌温度越高,所需的热穿透时间就越短。在较高的灭菌温度下,温度梯度较大且有利于热量的传导。另外,温度高时灭菌室的压力也高,加快了水蒸汽向医疗废物孔隙中的转移。

    图 6  真空操作压实试样内温度变化
    Figure 6.  Temperature changes of compressed sample with vacuum operation
    图 7  真空操作松散试样内温度变化
    Figure 7.  Temperature changes of loose sample with vacuum operation

    灭菌车容积的大小对热穿透时间也有一定的影响[17]。对比不同的实验数据发现,车容积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灭菌车容积越大,热穿透时间越长。这是因为,灭菌车容积越大,填装的物料越多,需要的热量也越多;同时,体积越大,热量需要传递的路径就越长。

    在实际灭菌工程中,采用的灭菌车有开孔和不开孔2种。图7图8是灭菌车开孔与否对热穿透时间的影响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小车侧壁开孔对热穿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17]。这是因为,相比于不开孔小车,水蒸汽除了可以从开孔小车上口进入灭菌车之外,还同时从小车的侧壁开孔处向医疗废物中进行扩散。同时,本研究中还发现,小车侧壁开孔的影响程度亦受其他工艺条件的影响。在松散装填、真空操作、灭菌温度134 ℃时,1 m3不开孔小车相比于1 m3开孔小车的热穿透时间只增加了1 min。相比之下,压实状态、不抽真空、灭菌温度120 ℃时,1 m3不开孔小车的热穿透时间达到64 min,比1 m3开孔小车延长了11 min。值得注意的是,该条件下的不开孔小车的灭菌时间超过了标准规定的灭菌时间。

    图 8  灭菌温度134 ℃,1 m3灭菌车内压松散样的温度变化
    Figure 8.  Temperature changes of loose sample in 1 m3 container at sterilizing temperature of 134 ℃

    脉动真空操作可以极大地弥补小车不开孔的不足。这是因为,在3次真空后,水蒸汽可以通过小车上口进入灭菌车,并在负压的作用下,迅速地扩散到松散的医疗废物内部,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开孔与否的影响。在压实和未抽真空时,水蒸汽只能靠扩散及不断冷凝的作用,慢慢地向医疗废物中渗透。因此,在无真空的情况下,开孔与否对热传递时间有着更为明显的影响。

    通过实验还发现,将松散的医疗废物体积压缩至50%时,已达到人工压实的极限。国内实际工程中配置的灭菌车的一般小于1 m3(多为0.8~0.9 m3),而且采用松散装填方式。从保证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角度出发,针对脉动真空类型设备,建议以1 m3无孔小车、压实状态下的实验数据为参考来确定灭菌时间。此时,在灭菌温度为134 ℃、空气排除率不低于83%的灭菌条件下,热穿透时间为12 min,而该温度下的热死亡时间为0.5 min,因此,灭菌时间设定为13 min为宜。

    图 9  灭菌温度120 ℃,1 m3灭菌车内压实试样的温度变化
    Figure 9.  Temperature changes of loose sample in 1 m3 container at sterilizing temperature of 120 ℃

    1)在实际灭菌工程中,为了确保灭菌效果,最佳处理条件是真空操作和松散填装。

    2)最难实现热穿透的情况是采用不开孔灭菌车、无真空操作及压实状态,在实际操作中应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3)对于脉动真空型灭菌器,在灭菌温度为134 ℃,空气排除率不低于83%的灭菌条件下,灭菌时间最低为13 min,可作为该类型设备灭菌时间的参考。

  • 图 1  稠油废水产生工艺

    Figure 1.  Production process of heavy oil wastewater

    图 2  MVC处理废水工艺流程图

    Figure 2.  Process flow chart of MVC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图 3  MVC处理废水实物图

    Figure 3.  Real figure of MVC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图 4  沸点升高随浓缩倍数的变化

    Figure 4.  Change in boiling point with concentration factor

    图 5  污垢SEM图片

    Figure 5.  SEM image of fouling

    图 6  污垢XRD图谱

    Figure 6.  XRD patterns of fouling

    表 1  浓缩倍数对水质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ratio on water quality

    浓缩倍数SiO2/(mg·L−1)油和脂/(mg·L−1)电导率/(μS·cm−1)pH
    16.301.9043.009.21
    105.902.0245.008.90
    156.101.9546.008.22
    206.201.9047.008.25
    306.002.1048.007.98
    浓缩倍数SiO2/(mg·L−1)油和脂/(mg·L−1)电导率/(μS·cm−1)pH
    16.301.9043.009.21
    105.902.0245.008.90
    156.101.9546.008.22
    206.201.9047.008.25
    306.002.1048.007.98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质量流量对水质的影响(浓缩倍数是10)

    Table 2.  Effect of mass flow on water quality (concentration factor of 10)

    体积流量/(m3·h−1)质量流量/(kg·(m2·h)−1)SiO2/(mg·L−1)油和脂/(mg·L−1)电导率/(μS·cm−1)pH
    168.895.301.8246.008.92
    179.445.301.9144.008.95
    1810.005.501.8845.008.33
    1910.566.101.9248.007.99
    2011.115.902.0243.008.90
    体积流量/(m3·h−1)质量流量/(kg·(m2·h)−1)SiO2/(mg·L−1)油和脂/(mg·L−1)电导率/(μS·cm−1)pH
    168.895.301.8246.008.92
    179.445.301.9144.008.95
    1810.005.501.8845.008.33
    1910.566.101.9248.007.99
    2011.115.902.0243.008.90
    下载: 导出CSV

    表 3  蒸汽汽提装置对水质的影响(浓缩倍数是10)

    Table 3.  Effect of steam stripping device on water quality (concentration multiple was 10)

    装置数量/个SiO2/(mg·L−1)油和脂/(mg·L−1)电导率/(μS·cm−1)pH
    05.902.0243.008.90
    15.801.6536.008.26
    26.101.2332.008.25
    装置数量/个SiO2/(mg·L−1)油和脂/(mg·L−1)电导率/(μS·cm−1)pH
    05.902.0243.008.90
    15.801.6536.008.26
    26.101.2332.008.25
    下载: 导出CSV
  • [1] 王璟, 毛进, 赵剑强, 等. 稠油热采废水回用电站锅炉补给水工艺[J]. 化工进展, 2015, 34(12): 4407-4414.
    [2] 孙文静, 卫皇曌, 李先如, 等.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助剂废水工程及过程模拟[J]. 环境工程学报, 2018, 12(8): 2421-2428. doi: 10.12030/j.cjee.201801118
    [3] 潘婕. 油田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及处理技术探讨[J]. 化工管理, 2018(3): 57. doi: 10.3969/j.issn.1008-4800.2018.03.041
    [4] 李蕾. 稠油开发含盐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J]. 石油石化节能, 2010, 8(2): 6-15. doi: 10.3969/j.issn.1002-641X.2010.2.003
    [5] 赵胜, 丁慧, 高金庆, 等. 油田稠油污水回用热采锅炉处理工艺探讨[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2, 43(6): 56-60. doi: 10.3969/j.issn.1009-2455.2012.06.015
    [6] 武文静, 郑帅, 彭华, 等. 新疆油田高含盐稠油污水蒸发除盐试验研究[J].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8, 28(1): 32-35. doi: 10.3969/j.issn.1005-3158.2018.01.009
    [7] 杨元亮, 王辉, 宋文芳, 等. 高盐稠油污水热法脱盐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J].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6, 26(3): 4-8. doi: 10.3969/j.issn.1005-3158.2016.03.002
    [8] 乌云, 杨鲁伟, 张振涛, 等. 高含盐有机废水蒸发浓缩分离特性实验研究[J]. 环境工程, 2015, 33(8): 8-12.
    [9] 杨元亮, 王辉, 张建, 等. 高盐高硬稠油污水淡化工艺方案优选[J]. 工业水处理, 2016, 36(7): 90-93.
    [10] 袁浩爽, 师诚承, 张琳, 等. 机械蒸汽再压缩降膜蒸发器的沸腾传热特性[J]. 化学工程, 2018, 46(11): 16-20. doi: 10.3969/j.issn.1005-9954.2018.11.004
    [11] 徐文江, 张志辉, 李安峰, 等. 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处理高盐废水的工程实例[J]. 环境工程, 2018, 36(增刊): 68-69.
    [12] 杨燕平. 单家寺油田稠油采出水回用锅炉的处理工艺探讨[J]. 石油规划设计, 2008, 19(3): 20-21. doi: 10.3969/j.issn.1004-2970.2008.03.007
    [13] 董国强. 机械式蒸汽再压缩系统中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传热性能研究[D]. 上海: 东华大学, 2014.
    [14] 石晓嵩, 祁锦成. 强化换热管流体侧污垢热阻优化模型[J]. 盐科学与化工, 2017, 46(2): 5-8.
    [15] JOSĔ M V. Mechanical vapour compression desalination plants: A case study[J]. Desalination, 1995, 101: 1-10. doi: 10.1016/0011-9164(95)00002-J
    [16] KHAWLA A A.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large-scale commercial desalination plants[D]. Virginia: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1998.
    [1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油田采出水用于注汽锅炉给水处理设计规范: SY/T 0097-2016[S].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6.
  • 加载中
图( 6) 表( 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004
  • HTML全文浏览数:  4004
  • PDF下载数:  67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4-15
  • 录用日期:  2019-09-11
  • 刊出日期:  2020-02-01
邹龙生, 牛耀岚, 熊鹰, 唐婧, 刘铁湘, 钱孝德. MVC工艺处理稠油废水回用于锅炉给水的现场应用[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 14(2): 381-386. doi: 10.12030/j.cjee.201904092
引用本文: 邹龙生, 牛耀岚, 熊鹰, 唐婧, 刘铁湘, 钱孝德. MVC工艺处理稠油废水回用于锅炉给水的现场应用[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 14(2): 381-386. doi: 10.12030/j.cjee.201904092
ZOU Longsheng, NIU Yaolan, XIONG Ying, TANG Jing, LIU Tiexiang, QIAN Xiaode. Field application of reusing the treated heavy oil wastewater by MVC process to boiler feed-water[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0, 14(2): 381-386. doi: 10.12030/j.cjee.201904092
Citation: ZOU Longsheng, NIU Yaolan, XIONG Ying, TANG Jing, LIU Tiexiang, QIAN Xiaode. Field application of reusing the treated heavy oil wastewater by MVC process to boiler feed-water[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0, 14(2): 381-386. doi: 10.12030/j.cjee.201904092

MVC工艺处理稠油废水回用于锅炉给水的现场应用

    通讯作者: 邹龙生, E-mail: syl200707@126.com
    作者简介: 邹龙生(1973—),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节能与环保。E-mail:syl200707@126.com
  • 1.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桂林 541004
  • 2.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160
  • 3. 武汉晴川学院,武汉 430204
  • 4. 盘锦大德石油科技有限公司,盘锦 124000
基金项目:
桂林市科技局重大专项(20180106-1);重庆市教委资助项目(KJ160360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JJA160070);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摘要: 某油田产生大量的稠油废水,而蒸汽开采石油又需要足够的洁净水,两者的综合效应导致水资源的短缺。为了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设计了一套20 m3·h−1的机械蒸汽压缩(mechanical vapor compression,MVC)工艺回收废水的装置。该系统能利用稠油废水的低温废热,具有运行能耗低,而且对废水水质进口要求低。系统出水冷凝水的水质参数为:总硬度≤182.30 mg·L−1、Cl≤10.00 mg·L−1、Ca2+≤1.00 mg·L−1、含油≤2.00 mg·L−1、电导率(25 °C) ≤60.00 μS·cm−1、二氧化硅≤3.50 mg·L−1,满足注汽锅炉给水的质量标准。通过对MVC工艺运行结果的分析,阐述稠油废水沸点升高、浓缩倍数、冷凝水水质、污垢等因素对MVC工艺的影响程度,特别是冷凝水水质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上述研究结果为大规模治理稠油废水,实现零排放奠定实践基础。

English Abstract

  • 目前,分布在新疆、辽河、大庆等油田逐渐进入了石油开采的中后期,开采的难道越来越大。各油田公司为维持原油产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热采技术逐步得到应用。石油热采带来了大量的稠油废水,稠油废水的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

    某油田年产原油1×107 t,日产稠油废水8.41×104 m3,占整个废水总量的56.6%,但是回注率仅为22.3%。但中石油要求各油田污水回注率不低于98%,故目前的回注率显然不能达到要求。由于稠油废水含盐量较大、石油成分高、乳化严重、成分复杂,且温度较高,废水直接回注,浪费稠油废水的热能,污染水体环境,成为制约油田持续发展的一大包袱,因此,有效处理和回用稠油废水是当前石油热采面临的主要问题[1]。处理稠油废水的技术有多种,一般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2]。膜分离法存在膜污染严重、不易清洗、使用成本高等问题。化学絮凝法分离稠油废水,絮凝剂用量大,费用高,还有可能形成二次污染。生物法处理效率高、成本低,但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3]。稠油废水蒸发处理属于物理法,可充分利用稠油废水温度高的特点,通过一些技术措施,实现废热的利用,对于降低稠油开采成本具有重要意义[4-5],同时还为油和无机盐的回收提供基础。蒸发回收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以使油田生产节能降耗,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是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途径[6]。蒸发单元有多种工艺,自然蒸发工艺思路简单,但废水量大时处理占地面积大,处理周期长。多级闪蒸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装置投资大,运行能耗大,造水比低,运行费用高。多效蒸发处理油田污水国外工程鲜有报道,技术不够成熟[7]

    机械蒸汽压缩(mechanical vapor compression,MVC)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单位能耗,适合稠油废水的处理[8-10]。该系统具有能耗低、运行效果好、占地空间小、构造简单、配套设备较少、运行稳定、操作简单且成本低等特点,启动后不再需要新鲜蒸汽[11-12]。MVC工艺的主要部分是蒸发和压缩2个单元,这2部分是决定系统能耗的关键[13]。本研究为了更好地分析MVC工艺回收稠油废水现场产生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实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20 m3·h−1的实验装置,通过相应参数对水质质量影响的分析,提出了MVC工艺的优化方法和措施,阐述了MVC工艺参数,为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现场工艺装置的规模为20 m3·h−1,安装在某稠油废水的工作现场,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图3为实物图。稠油废水采用MVC工艺的详细步骤是:初步处理的稠油废水经过水泵输送到缓冲水箱,由换热器将水加热到合适温度送入降膜蒸发器,废水和蒸汽在降膜蒸发器完成热量的交换,产生二次蒸汽,分离后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加压升温后,再次送入降膜蒸发器用于蒸发废水。稠油废水、浓缩液、阻垢剂、消泡剂、pH调节剂等混合物一起送入蒸发器,冷凝水换热以后收集起来作为产品,浓缩液留待后续处理,从而完成整个流程[14]

  • 通过MVC工艺的作用,使稠油废水达到注汽锅炉给水质量的标准。MVC工艺的预期目标为总碱度≤200 mg·L−1、SiO2≤10 mg·L−1、电导率≤60 μS·cm−1、油和脂≤2 mg·L−1、pH为8~10。

    MVC工艺系统主要组成设备为换热器、降膜蒸发器、循环泵和压缩机等。

    1)板式换热器:型号BR0.7CH-100-N-I 316L;体积流量21 m3·h−1,总热负荷574 kW;装机面积和单板面积分别为99.4 m2和0.7 m2

    2)降膜蒸发器:为立式降膜蒸发器,蒸发室与分离室一体;布水蒸发器直径为2.5 m,总高约为23.6 m;额定蒸发出水量为20 m3·h−1

    3)料液循环泵:为卧式离心热水泵;介质温度为105 ℃,材质316L,型号为RWZ300-32II,变频调速,规格为Q=700 m3·h−1H=30 m,N=110 kW。

    本工艺设计处理容量为20 m3·h−1,稠油废水进入蒸发器的起始温度为100 °C,密度为0.60 kg·m−3,蒸汽流量为9.29 m3·s−1,要求二次蒸汽压缩后的温度为不超过115 °C。为此设蒸汽压缩机1台,系德国PILLER公司的离心蒸汽压缩机,型号为KKXGAE 80 355 GR360,吸入蒸汽压力为101.00 kPa,排出压力为121.00 kPa;吸入蒸汽温度为100 °C,排出温度为105 °C。压缩机轴功率计算方程[15]如式(1)所示,当浓缩倍数为1、10、15、20和30时,压缩机消耗的功率分别是222.37、272.42、290.60、340.55和385.93 kW。由此可知,随着稠油废水沸点温度升高,导致压缩机出口温度升高,排气压力增加,功率也增加。

    式中:P为压缩机轴功率,W;n为蒸汽绝热系数;V1为入口蒸汽体积,m3·s−1p1p2分别为压缩机进、出口压力,kPa;η为压缩机机械效率。

  • 溶液沸点是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也就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而且溶液沸点会随着外部环境压力的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稠油废水由于含有多种杂质,如石油、无机盐等物质,它的沸点会高于纯水的沸点,这种现象称为废水沸点的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含盐量、蒸发温度等因素直接相关[16]。本研究分析了常压下稠油废水在不同浓缩倍数的沸点,得到浓缩倍数和沸点升高的变化,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随着稠油废水浓缩倍数的增加,废水中无机盐离子的含量逐渐升高,导致溶液的沸点也跟着升高,将逐渐增加蒸发系统的能耗,提高压缩机的功率,不利于节能减排。因此,需要明确稠油废水沸点升高的程度来确定MVC工艺参数,同时须及时调整压缩机的功率,满足系统能量的需求。

  • 稠油废水来自某油田,含有很多污染物,不但有许多无机离子,还含有不少的有机物,特别是石油类物质,而且有些污染物浓度高。分析得到稠油废水成分及含量如下:Mg2+为3.9 mg·L−1、Ca2+为10.5 mg·L−1、Cl为97.2 mg·L−1SO24为29.5 mg·L−1HCO3为315.9 mg·L−1、SiO2为565.7 mg·L−1、油和脂为135 mg·L−1、总硬度为1 157.7 mg·L−1、电导率为1 621 μS·cm−1。可知稠油废水含有不少的无机盐离子,容易形成污垢。一旦结垢,将降低设备的传热性能,增加系统的能耗。

    油和脂的存在可能会降低冷凝水的质量。注汽锅炉给水质量标准[17]要求:溶解氧<0.05 mg·L−1、总硬度<0.1 mg·L−1、总铁<0.05 mg·L−1、SiO2<50 mg·L−1、悬浮物<2 mg·L−1、总碱度<200 mg·L−1、油和脂<2 mg·L−1、可溶固体≤7 000 mg·L−1、pH为7.5~11.0。回收的冷凝水要满足上述标准,才能直接回用,否则需要增加后处理工序。

    现场设备安装就绪,开机运行,待MVC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即几个月之后,待设备一切正常,然后在稠油废水浓缩倍数为10倍的条件下,收集冷凝水进行检测,各成分含量如下:Mg2+为0.51 mg·L−1、Ca2+为0.93 mg·L−1、Cl为7.28 mg·L−1SO24为10.25 mg·L−1HCO3为9.15 mg·L−1、SiO2为3.5 mg·L−1、油和脂为1.85 mg·L−1、总硬度为182.3 mg·L−1、电导率为58 μS·cm−1。根据上述参数与注汽锅炉给水质量标准进行对照可知,冷凝水的水质满足注汽锅炉的给水要求,可以直接作为注气锅炉给水,实现了MVC工艺的预期目标。

  • 冷凝水水质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如稠油废水的组成、浓缩倍数、质量流量、杂质含量和种类、汽提等,均可能影响其质量,本研究主要分析浓缩倍数、质量流量和汽提装置3个因素对冷凝水水质中的4个主要指标(如油和脂、SiO2电导率和pH)的影响程度。

    1)浓缩倍数。稠油废水随着蒸发过程的推移,蒸发器中盐的浓度逐渐升高,肯定会影响冷凝水的水质,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浓缩倍数对冷凝水的pH影响最大,其他指标影响不大。

    2)质量流量。稠油废水的质量流量对冷凝水的水质影响不大,变化参数如表2所示。

    3)汽提装置。MVC系统的汽提系统对水质影响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汽提的数量直接影响冷凝水的含油量,也会降低水质的电导率。这说明汽提装置可以明显改变冷凝水的水质,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 实验完成后,采取措施清洗降膜管,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才能收集污垢,进行SEM和XRD表征分析,图5图6为污垢样品的取样和分析结果。在稠油蒸发回收冷凝水的过程中,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1],如式(2)~式(5)所示。

    图5所示的污垢形貌单一,一旦黏附在管壁上,难以处理,因此,减缓污垢的形成是MVC系统推广应用的关键。而在高pH条件下,二氧化硅一部分直接与废水及投加的化学药剂中的钙镁离子反应,生成硅酸盐沉淀去除。此外,钙离子与氢氧根结合生成大量的碳酸钙絮体,其新生成活性表面能够吸附大量的硅,或者与硅离子结合生成钙硅酸盐,结果见图6

  • 1)针对某油田稠油废水所面临的困境,设计并安装一套MVC工艺系统,开展MVC处理稠油废水水回注汽包锅炉的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工程可达到预期的设计指标,即蒸发量为20 m3·h−1、出水总硬度≤182.30 mg·L−1、Cl≤10.00 mg·L−1、Ca2+≤1.00 mg·L−1、含油≤2.00 mg·L−1、电导率(25 °C) ≤60.00 μS·cm−1、二氧化硅≤3.50 mg·L−1,能够满足注汽锅炉给水的质量要求。

    2)提出了MVC工艺处理稠油废水系统的调节方法,达到系统最佳的运行状态,降低运行能耗;MVC工艺推广的障碍在于污垢问题的解决措施。

    3)MVC工艺处理稠油废水回用可满足循环利用的要求,能够解决油田废水的难题,显著特点有废水处理比较彻底、能够满足稠油废水零排放的条件、工艺运行成本相对较低、技术可行、有推广的价值、整套系统操作简单、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4) MVC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冷凝水的质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才能发挥MVC系统的真正价值;二是换热设备特别是降膜蒸发管壁面形成的污垢,降低系统的传热效率,严重影响MVC工艺的适用领域和经济价值,这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5)MVC系统利用稠油废水本身的余热,通过压缩机的作用,实现了低品位余热的价值,而且还使稠油废水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系统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取得了经济和环保的双重效益。

参考文献 (17)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