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脱水对污泥性质及结合水含量的影响

黄殿男, 焦美怡, 李琳, 赵玉君, 傅金祥. 电渗脱水对污泥性质及结合水含量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9, 13(2): 424-430. doi: 10.12030/j.cjee.201807214
引用本文: 黄殿男, 焦美怡, 李琳, 赵玉君, 傅金祥. 电渗脱水对污泥性质及结合水含量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9, 13(2): 424-430. doi: 10.12030/j.cjee.201807214
HUANG Diannan, JIAO Meiyi, LI Lin, ZHAO Yujun, FU Jinxiang. Effect of electroosmotic dehydration on sludge properties and bound water content[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9, 13(2): 424-430. doi: 10.12030/j.cjee.201807214
Citation: HUANG Diannan, JIAO Meiyi, LI Lin, ZHAO Yujun, FU Jinxiang. Effect of electroosmotic dehydration on sludge properties and bound water content[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9, 13(2): 424-430. doi: 10.12030/j.cjee.201807214

电渗脱水对污泥性质及结合水含量的影响

  • 基金项目:

    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LJZ2017011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jytcy201820

    辽宁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17207002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LJZ2016028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202-011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LJZ2017011)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jytcy201820)

    辽宁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17207002)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LJZ2016028)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202-011)

Effect of electroosmotic dehydration on sludge properties and bound water content

  • Fund Project:
  • 摘要: 为探究电渗脱水对污泥理化性质及内部结合水的影响,采用电渗脱水技术处理机械脱水后的污泥,研究了电渗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pH、总氮、总磷及结合水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脱水实验的进行,污泥的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阳极下降最快,最低含水率可降至50.4%。阴极pH上升至9.1,中部变化不明显,而阳极持续下降至5.8。总氮含量表现为阴极和中部缓慢上升,而阳极持续下降;总磷含量的变化为阳极缓慢上升,而阴极和中部持续下降。电渗脱水后污泥中结合水含量较原泥降低,其中阳极结合水含量最低,结合水与干物质的质量之比由初始的2.67降低至0.76。同时发现,结合水含量越少,其所需的融化热就会越高,脱除难度越大。
  • 加载中
  • [1] 戴晓虎. 我国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机遇[J]. 建设科技, 2011(19): 55-59.
    [2] 曹国凭, 林伟, 李文洁. 城市污泥的处理方法及填埋技术的应用[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 12(11): 758-761.
    [3] 邹绍文, 张树清, 王玉军. 中国城市污泥的性质和处置方式及土地利用前景[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1): 198-2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用泥质: GB/T 23485-2009[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农用泥质: CJ/T 309-2009[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6] 华海洁. 电渗析污泥脱水技术在敦煌市污泥处理中的应用[J]. 给水排水, 2015, 51(10): 34-36.
    [7] 于晓艳, 支苏丽, 张书廷, 等. 吸附分离辅助电渗透脱水过程中污泥的特性[J]. 环境工程学报, 2012, 6(8): 2853-2858.
    [8] 冯源. 城市污水污泥电渗脱水机理实验研究及多场耦合作用理论分析[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2.
    [9] 王诗生, 李静, 盛广宏. 电化学处理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参数优化[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1(2): 157-161.
    [10] 马德刚, 张书廷, 季民, 等. 污泥电渗透脱水操作条件的优化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05, 21(5): 36-38.
    [11] 詹良通, 罗小勇, 冯源, 等. 采用移动电极法提高机械脱水污泥电渗脱水能效的实验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8): 2264-2269.
    [12] 傅金祥, 王冬, 黄殿男, 等. 预碱解-电化学法污泥破解效果研究[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0(6): 1120-1127.
    [13] 冯源, 詹良通, 陈云敏. 城市污泥电渗脱水实验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5): 1081-1087.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 CJ/T 221-2005[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15] 周翠红, 凌鹰, 陈家庆, 曾萌, 等. 一种测量污泥结合水含量的方法: CN104155338A[P]. 2014-11-19.
    [16] YANG Z, PENG X F, LEE D J. Electroosmotic flow in sludge floc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 Mass Transfer, 2009, 52(13/14): 2992-2999.
    [17] 王柳江, 刘斯宏, 汪俊波, 等. 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处理高含水率软土模型实验[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671-675.
    [18] MAHMOUD A, OLIVIER J, VAXELAIRE J, et al. Electrical field: A historical review of its application and contributions in wastewater sludge dewatering[J]. Water Research, 2010, 44(8): 2381-2407.
    [19] LELAND M V, GWEN M Z. Effect of aqueous phase properties on clay particle zeta potential and electro-osmotic permeability: Implications for electro-kinetic soil remediation processe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997, 55(1/2/3): 1-22.
    [20] 秦晓. 剩余污泥中蛋白质的分离及其性质分析[D]. 天津: 天津大学, 2012.
    [21] 张书廷. 电渗透脱水污泥性质变化的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12.
    [22] 霍敏波, 郑冠宇, 梁剑茹, 等. 生物沥浸技术处理中微生物菌群和胞外聚合物对城市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9): 2199-2204.
    [23] 陈巍, 邢奕, 陈月, 等. 电解-脱硫灰-FeCl3联合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J]. 化学试剂, 2016, 38(5): 399-404.
    [24] LEE C Y, LEE G B, LIN J L, et al.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ystems for cell lysis, mixing/pumping and DNA amplification[J].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2005, 15(6): 1215-1223.
    [25] LIN Y H, LEE G B. An optically induced cell lysis device using dielectrophoresis[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9, 94(3): 237.
    [26] 何文远, 杨海真. 不同调理方法对活性污泥结合水含量的影响[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4, 35(3): 114-11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96
  • HTML全文浏览数:  3251
  • PDF下载数:  13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9-02-02

电渗脱水对污泥性质及结合水含量的影响

  • 1.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沈阳 110168
基金项目:

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LJZ2017011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jytcy201820

辽宁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17207002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LJZ2016028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202-011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LJZ2017011)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jytcy201820)

辽宁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17207002)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LJZ2016028)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202-011)

摘要: 为探究电渗脱水对污泥理化性质及内部结合水的影响,采用电渗脱水技术处理机械脱水后的污泥,研究了电渗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pH、总氮、总磷及结合水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脱水实验的进行,污泥的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阳极下降最快,最低含水率可降至50.4%。阴极pH上升至9.1,中部变化不明显,而阳极持续下降至5.8。总氮含量表现为阴极和中部缓慢上升,而阳极持续下降;总磷含量的变化为阳极缓慢上升,而阴极和中部持续下降。电渗脱水后污泥中结合水含量较原泥降低,其中阳极结合水含量最低,结合水与干物质的质量之比由初始的2.67降低至0.76。同时发现,结合水含量越少,其所需的融化热就会越高,脱除难度越大。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2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