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2]。由于目前工业点源污染被逐步严格控制,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当前水环境污染的最主要来源[3]。
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很多,由于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得土地利用成为影响非点源污染的关键因素[4]。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程度的改变与非点源污染密切相关,其中农业用地及林地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研究表明雨季的农田排水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5],林地则对非点源污染具有显著的截留作用[6]。对于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计算手段中,目前常采用SWAT模型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进行模拟。NIRAULA et al[7]应用SWAT模型模拟阿拉巴马州某流域月时间尺度的径流、泥沙和污染物负荷,并识别污染的关键区域。MAANAN et al[8]研究了Oualidia lagoon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湖泊污染的影响,认为林地对非点源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程度的削减作用。宋林旭等[9]将SWAT模型与GIS平台相结合,对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径流、营养盐输出模拟,认为径流和营养盐负荷受降雨影响呈正相关关系,且在丰水年和丰水季节较大,支流总氮(TN)、总磷(TP)输出空间差异大。马广文等[10]通过SWAT模型对鄱阳湖流域2003~2012年入湖的径流、泥沙和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了模拟,并识别了流域氮磷污染削减的关键时期。张婷等[11]基于实测水文水质数据,采用SWAT模型和SUFI2算法,模拟了滦河潘家口水库非点源氮磷流失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N、TP负荷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耕地、林地、草地和荒地。
太湖流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河网复杂。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转变[12]。同时农业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的氮和磷,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污染负荷日益加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流域的水环境质量[13]。
本研究借助SWAT模型,通过输入土地利用数据和逐日气象数据模拟研究区内1980~2018年时间尺度非点源氮磷负荷变化,并分析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非点源氮磷负荷变化贡献及特征。研究可为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1980~2018年太湖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变化研究
Study on change of non-point sour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ad in Taihu Lake Basin from 1980 to 2018
-
摘要: 文章采用SWAT模型,估算太湖流域1980~2018年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变化量,并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确定非点源氮磷负荷变化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太湖流域1980~2018年总氮(TN)、总磷(TP)负荷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总量分别为4.06万吨、1.77万吨;TN、TP负荷变化空间分布上表现较为一致,均是西北高、西南低的特点;TN、TP负荷变化量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TN、TP负荷增加量在镇江地区最高,且由北向南逐渐增加;TN、TP负荷削减量在杭州和湖州地区最高,且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太湖流域1980~2018年土地利用转变过程中,耕地主要向建设用地转变;土地利用转变对TN、TP的削减程度不同,对于TN来说,耕地转为林地、草地转为林地时削减量最高;对于TP来说,耕地转为林地、建设用地转为林地时削减量最高。Abstract: The article used the SWAT model to estimate the change of non-point sour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llution load in the Taihu Lake Basin from 1980 to 2018.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response of the change in non-point sour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ad to the land use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N (total nitrogen) and TP (total phosphorus) loads in the Taihu Lake Basin from 1980 to 2018 showed an overall downward trend, with the amount of 40 600 tons and 17 700 tons, respectivel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N and TP load was of the same tren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gh in the northwest and low in the southwest. The changes of TN and TP varied greatly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increment of TN and TP was the highest in Zhenjiang, and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reduction of TN and TP in Hangzhou and Huzhou area were the highest, and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cultivated land was mainly converted to the construction land from 1980 to 2018. Land use conversion reduced TN and TP with different degrees. For TN, the redu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was the highest when the farmland and the grassland were converted to the forest land. For TP, there was the highest reduction when the farmland and the construction land were converted to the forest land.
-
表 1 1980~2018年太湖流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km2 土地利用类型 草地 耕地 建设用地 林地 水域 未利用地 1980年合计 草地 140.07 6.17 15.65 41.32 15.73 1.69 220.64 耕地 67.31 21 905.09 9 353.69 236.45 1 025.41 16.27 32 604.21 建设用地 3.24 224.24 3 967.40 8.01 22.59 0.81 4 226.29 林地 54.02 110.57 193.07 6 132.30 19.90 29.24 6 539.10 水域 32.16 175.48 225.22 7.56 5 613.76 0.53 6 054.71 未利用地 0.06 0.24 2.08 0.86 1.75 10.61 15.61 2018年合计 296.86 22 421.80 13 753.10 6 426.51 6 699.14 59.15 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表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转变为其他类型时面积的变化量。 表 2 模型主要输入数据
数据类型 数据描述 数据来源 数字高程模型 30 m×30 m数字高程模拟地形图 地理空间数据云 土地利用 中国30 m×30 m土地利用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土壤数据 1∶100万土壤类型分布、土壤理化属性 世界土壤数据库HWSD V1.2数据集 气象数据 气象站分布、降雨、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数据 CFSR气象数据库 水文数据 2008~2018年兰山嘴站径流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 农业管理数据 农作物种类、施肥方式和时间等 统计年鉴、农业年鉴和调查数据 表 3 模拟参数敏感性排序和参数最佳取值-兰山嘴站
参数名称 参数意义 P-Value t-Stat 敏感性排序 修改方案 最佳值 GW_DELAY 地下水延迟系数 0.00 6.25 1 v 292.50 CN2 径流曲线数 0.01 −3.46 2 r −0.19 SOL_BD 土壤湿容重 0.03 −2.88 3 r −0.20 SOL_AWC 土壤有效含水 0.05 2.51 4 r 0.30 SOL_K 土壤饱和导水率 0.08 −2.12 5 r −0.44 SFTMP 降雪基温 0.23 1.35 6 v −2.25 ALPHA_BNK 河岸调蓄的基流α因子 0.27 −1.20 7 v 0.48 GWQMN 浅层地下水径流系数 0.38 0.94 8 v 0.15 CH_K2 主河道河床有效水利传导度 0.39 0.93 9 v 108.13 ALPHA_BF 基流回退系数 0.43 −0.84 10 v 0.03 GW_REVAP 浅层地下水再蒸发系数 0.46 0.79 11 v 0.14 ESCO 土壤蒸发补偿因子 0.92 0.10 12 v 0.94 CH_N2 主河道曼宁系数 0.94 −0.07 13 v 0.29 注:r表示原参数乘以(1+率定值);v表示用率定值替换原参数值。 表 4 模拟参数敏感性排序和参数最佳取值-王江泾站
参数名称 参数意义 P-Value t-Stat 敏感性排序 修改方案 最佳值 SOL_AWC 土壤有效含水 0.00 −5.76 1 r −0.19 SOL_BD 土壤湿容重 0.00 4.99 2 r 0.24 GW_DELAY 地下水延迟系数 0.01 −3.76 3 v 61.50 CN2 径流曲线数 0.15 −1.66 4 r −0.11 GWQMN 浅层地下水径流系数 0.31 1.11 5 v 1.95 ALPHA_BNK 河岸调蓄的基流α因子 0.32 −1.08 6 v 0.38 SOL_K 土壤饱和导水率 0.38 0.95 7 r 0.20 ESCO 土壤蒸发补偿因子 0.46 −0.80 8 v 0.97 GW_REVAP 浅层地下水再蒸发系数 0.58 −0.58 9 v 0.05 ALPHA_BF 基流回退系数 0.60 0.55 10 v 0.28 SFTMP 降雪基温 0.74 −0.35 11 v −0.25 CH_K2 主河道河床有效水利传导度 0.78 −0.29 12 v 14.38 CH_N2 主河道曼宁系数 0.88 0.16 13 v 0.05 表 7 TN、TP负荷总量
万t t/a TN负荷 TP负荷 1980 9.95 2.60 1990 6.72 1.15 2000 9.08 1.43 2010 7.38 1.15 2018 5.89 0.83 表 8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TN、TP负荷变化量的贡献
% 土地利用类型 TN负荷 TP负荷 耕地 27.31 47.63 林地 67.07 39.15 草地 1.99 1.20 水域 1.91 3.64 建设用地 1.70 8.37 未利用地 0.02 0.01 表 9 TN负荷变化转移矩阵
t 土地利用类型 草地 耕地 建设用地 林地 水域 未利用地 合计 草地 −647.81 −9.85 −15.84 −329.55 −3.09 −0.90 −1 007.03 耕地 −5.80 −9 808.98 −149.88 −769.92 −313.56 −7.79 −11 055.93 建设用地 −1.32 −42.29 −627.49 −12.60 −4.39 −0.42 −688.49 林地 −236.28 −53.46 −215.64 −26 268.70 −25.02 −48.36 −26 847.46 水域 −11.00 −52.43 −1.20 −9.63 −699.59 0.02 −773.84 未利用地 −0.07 −0.17 −0.26 −0.69 −0.08 −3.90 −5.17 表 10 TP负荷变化转移矩阵
t 土地利用类型 草地 耕地 建设用地 林地 水域 未利用地 合计 草地 −171.02 −3.03 −4.79 −36.48 −1.38 −0.36 −217.06 耕地 −12.45 −6 324.35 −240.65 −1 839.45 −210.60 −3.88 −8 631.38 建设用地 −0.85 −4.06 −942.76 −563.54 −5.19 −0.21 −1 516.62 林地 −62.16 −97.09 −77.99 −6 835.72 −8.07 −14.06 −7 095.09 水域 −5.07 −41.01 −36.56 −3.08 −572.93 −0.10 −658.74 未利用地 −0.02 −0.07 −0.18 −0.23 −0.06 −1.74 −2.30 表 5 模拟参数敏感性排序和参数最佳取值-急水港站
参数名称 参数意义 P-Value t-Stat 敏感性排序 修改方案 最佳值 GW_DELAY 地下水延迟系数 0.00 6.75 1 v 355.50 CN2 径流曲线数 0.01 −3.99 2 r −0.17 SOL_AWC 土壤有效含水 0.02 3.11 3 r 0.36 SOL_K 土壤饱和导水率 0.34 −1.03 4 r 0.76 ESCO 土壤蒸发补偿因子 0.35 −1.02 5 v 0.89 SFTMP 降雪基温 0.41 0.89 6 v 1.75 SOL_BD 土壤湿容重 0.48 −0.76 7 r −0.31 ALPHA_BNK 河岸调蓄的基流α因子 0.49 −0.72 8 v 0.73 CH_K2 主河道河床有效水利传导度 0.50 0.71 9 v 26.87 CH_N2 主河道曼宁系数 0.52 −0.68 10 v 0.20 GW_REVAP 浅层地下水再蒸发系数 0.65 0.48 11 v 0.03 GWQMN 浅层地下水径流系数 0.65 0.47 12 v 1.45 ALPHA_BF 基流回退系数 0.99 −0.01 13 v 0.13 表 6 各水文站径流模拟结果
水文站名 月平均流量/ ${\mathrm{m} }^{3}\cdot {\mathrm{s} }^{-1}$ $ {R}^{2} $ $ {E}_{\mathrm{n}\mathrm{s}} $ 实测值 模拟值 兰山嘴 112.65 136.83 0.76 0.70 王江泾 15.80 17.16 0.70 0.56 急水港 9.56 12.54 0.71 0.60 -
[1] 韦雪骐. 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对策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2] 高伟, 白辉, 严长安, 等. 1952—2016年长江经济带天然与人为氮输入时空演变趋势[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 39(9): 3134 − 3143. doi: 10.13671/j.hjkxxb.2019.0143 [3] 林明, 丁晓雯, 卢博鑫. 降雨、地形对非点源污染产输影响机理综述[J]. 环境工程, 2015, 33(6): 19 − 23. doi: 10.13205/j.hjgc.201506005 [4] 韩赵钦. 基于SWAT模型的滇池流域不同土地利用配置下的非点源污染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3. [5] BIZUNEH W, ARGAW A, SEID T M, et al. Effect of watershed land use on tributaries water quality in the East African Highland[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9, 191(1): 36. doi: 10.1007/s10661-018-7176-3 [6] MORIKEN C, NOR R J, AHMAD F B A. Impact of land uses on water quality in Malaysia: A review[J]. Ecological Processes, 2019, 8(1): 1 − 10. doi: 10.1186/s13717-018-0154-4 [7] NIRAULA R, KALIN L, SRIVASTAVA P, et al. Identifying critical source area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ith SWAT and GWLF[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13, 268: 123 − 133. doi: 10.1016/j.ecolmodel.2013.08.007 [8] MAANAN M, RUIZ-FERNANDEZ A C. A long-term record of land use change impacts on sediments in Qualidia lagoon, Morocco[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14, 29(1): 1 − 10. doi: 10.1016/S1001-6279(14)60017-2 [9] 宋林旭, 刘德富, 崔玉洁.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分布规律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2): 428 − 434. doi: 10.13671/j.hjkxxb.2015.0510 [10] 马广文, 王圣瑞, 王业耀, 等. 鄱阳湖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模拟与氮和磷时空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5(5): 1285 − 1291. doi: 10.13671/j.hjkxxb.2014.1046 [11] 张婷, 高雅, 李建柱, 等. 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分布模拟[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9(1): 42 − 49. [12] 吴菲, 吴俊锋, 凌虹, 等.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7): 143 − 145. [13] 王丹, 王延华, 杨浩, 等. 太湖流域农田生产-畜禽养殖系统氮素流动特征[J]. 环境科学研究, 2016, 29(3): 457 − 464.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6.03.19 [14] 闵炬, 纪荣婷, 王霞, 等. 太湖地区种植结构及农田氮磷流失负荷变化[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20, 28(8): 1230 − 1238. doi: 10.13930/j.cnki.cjea.200152 [15] 周杨, 司友斌, 赵旭, 等. 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农田氮肥施用状况、问题和对策[J]. 土壤, 2012, 44(3): 510 − 514. doi: 10.3969/j.issn.0253-9829.2012.03.024 [16] 熊正琴, 邢光熹, 沈光裕, 等. 太湖地区湖、河和井水中氮污染状况的研究[J]. 农村生态环境, 2002, 18(2): 29 − 33. [17] 冉小伟, 邓良基, 潘根兴. 华东地区典型县域近2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以宜兴市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2): 246 − 251. [18] STERLING S M, DUCHARNE A, POLCHER J. The impact of global land-cover change on the terrestrial water cycle[J].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2, 3(4): 385 − 390. [19] 王秀娟, 刘瑞民, 宫永伟, 等. 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5): 485 − 498. [20] 魏怀斌, 张占庞, 杨金鹏. SWAT模型土壤数据库建立方法[J]. 水利水电技术, 2007, 38(6): 15 − 18. doi: 10.3969/j.issn.1000-0860.2007.0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