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是废弃物产量的大国,快速增长的垃圾产量给公众健康、环境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系列挑战[1]。为了疏解“垃圾围城”困境,实现“双碳”背景下垃圾绿色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垃圾分类治理已势在必行。整体把握垃圾分类治理的研究现状,寻找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有必要对国内关于垃圾分类治理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
国内垃圾分类治理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及发展趋势
——基于CSSCI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Research status, hot top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China ——CiteSpace 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CSSCI literature
-
摘要: 垃圾分类是疏解“垃圾围城”困境的良方,也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燃剂。基于文献计量学,借助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1998-2022年收录主题为垃圾分类治理的325篇CSSCI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析我国垃圾分类治理研究领域的基本特征、热点主题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垃圾分类治理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大致可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和爆发期三个阶段。该领域的学者和机构,尚未形成高度密切的合作;关键词共现聚类表明,垃圾分类产业链、垃圾分类理论指导、垃圾分类影响因素、垃圾分类治理主体是研究的热点主题;2019年以来,环境治理、乡村振兴、城市治理、社会资本、公共政策成为垃圾分类治理研究的前沿话题,呈现出重视垃圾分类行为城乡异质性、强化垃圾分类意识行为统一性、细化垃圾分类公共政策指导性的发展趋势。Abstract: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s a good way to alleviate the dilemma of "garbage siege", and it is also a fuel to help achieve the goal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Based on bibliometrics, CiteSpace visually analyzes 325 CSSCI literature with the theme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from 1998 to 2022 in CNKI database, and explor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hot top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which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embryonic stage, exploration period and outbreak period. Scholars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field do not form a high degree of close cooperation. The keyword co-occurrence clustering shows that th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ndustry chain, garbage classification theory guidanc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garbage classification governance subjects are the hot topics of research.Since 2019,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rural revitalization, urban governance,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policy have become frontier topics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governance research, show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heterogeneity of urban and rural garbage classification behaviors, strengthening the uniformity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wareness and behavior, and refining the guiding public policy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
Key words:
-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
- CSSCI literature /
- CiteSpace /
- visual analytics
-
表 1 垃圾分类治理研究领域发文量前10的机构
Table 1. Top 10 institutions in the field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排名 发文机构 发文数量/篇 1 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4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4 3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4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3 5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3 6 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7 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8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 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10 西安财经大学管理学院 2 表 2 垃圾分类治理研究领域10篇高被引文献列表
Table 2. List of 10 highly cited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排名 文献名 作者 发表期刊 t/a 被引频次/次 1 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吕维霞,杜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406 2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 徐林,凌卯亮,卢昱杰 公共管理学报 2017 339 3 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研究 陈绍军,李如春,马永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339 4 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刘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241 5 城市生活垃圾困境与制度创新——以台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为例 谭文柱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238 6 垃圾分类管理中的外压机制与诱导机制 鲁先锋 城市问题 2013 210 7 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共治: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困境与创新路径 杜春林,黄涛珍 行政论坛 2019 193 8 社会资本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 韩洪云,张志坚,朋文欢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157 9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公众参与管理与政府管制互动模型构建 王树文,文学娜,秦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156 10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国内研究述评及展望 薛立强,范文宇 公共行政评论 2017 131 表 3 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统计分布
Table 3. Keyword frequency and centrality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序号 频次 中心性 初现年份 关键词 1 114 0.8 2003 垃圾分类 2 38 0.4 1998 生活垃圾 3 13 0.11 2005 循环经济 4 12 0.03 2008 影响因素 5 12 0.05 2000 分类收集 6 10 0.04 2001 垃圾处理 7 9 0.03 2016 环境治理 8 9 0.12 2000 城市垃圾 9 8 0.05 2002 垃圾治理 10 8 0.06 2002 分类回收 -
[1] 杨昕雅, 耿柳娜.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干预: 社会规范视角[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 8(5): 312 − 320. [2] 程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30年来“生态环境”主题的研究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 31(9): 189 − 194. [3] 王越晗, 黄雨露, 夏煜. 基于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的中国水生态环境治理研究热点与趋势[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2, 39(9): 138 − 142. [4] 蒋培. 规训与惩罚: 浙中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社会逻辑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 103 − 110. [5] 贾亚娟, 赵敏娟. 农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选择偏好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环境关心的双重视角[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 35(10): 41 − 47. [6] 曲英.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理论模型构建研究[J]. 生态经济, 2009(12): 135 − 141. [7] 范文宇, 薛立强. 循环经济视角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平行双轨制”的建构[J]. 环境保护, 2017, 45(1): 42 − 46. [8] 吕维霞, 杜娟. 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55(1): 39 − 51. [9] 刘梅. 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10): 99 − 101. [10] 谭文柱. 城市生活垃圾困境与制度创新——以台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7): 95 − 100. [11] 徐林, 凌卯亮, 卢昱杰.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 2017, 14(1): 142 − 145. [12] 陈绍军, 李如春, 马永斌. 意愿与行为的悖离: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9): 168 − 174. [13] 韩洪云, 张志坚, 朋文欢. 社会资本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46(3): 172 − 175. [14] 杜春林, 黄涛珍. 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共治: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困境与创新路径[J]. 行政论坛, 2019(4): 116 − 121. [15] 王树文, 文学娜, 秦龙.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公众参与管理与政府管制互动模型构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4): 142 − 147. [16] 张涛, 白冬锐, 孙煜璨, 等. 全过程管理视角的上海市垃圾分类回顾与展望[J]. 环境工程, 2022, 40(3): 177 − 179. [17] 朱玫.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 物联网+第三方治理[J]. 环境保护, 2016, 44(11): 58 − 60. [18] 罗媛媛, 侯忆媛, 李雪迎. 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 产业链整合[J]. 环境保护, 2020, 48(16): 39 − 42. [19] 吴绍中.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J]. 社会科学, 1998(10): 18 − 20. [20] 黄中显, 付健. 循环经济视域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的法律调整[J]. 法学杂志, 2015, 36(6): 58 − 64. [21] 林伯强. 碳中和背景下的广义节能——基于产业结构调整、低碳消费和循环经济的节能新内涵[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72(2): 10 − 15. [22] 范文宇, 薛立强. 循环经济视角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平行双轨制”的建构[J]. 环境保护, 2017, 45(1): 42 − 46. [23] 卢崴诩. 劳伦·泰弗诺的涉入理论——一种探讨人类行动能力的新社会[J]. 学术论坛, 2013, 36(3): 163 − 168. [24] 李长安, 郭俊辉, 陈倩倩.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居民的差异化参与机制研究——基于杭城试点与非试点社区的对比[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32(8): 23 − 29. [25] 鲁先锋. 垃圾分类管理中的外压机制与诱导机制[J]. 城市问题, 2013(1): 86 − 91. [26] 杨帆, 邵超峰, 鞠美庭. 城市垃圾分类的国外经验[J]. 生态经济, 2016, 32(11): 2 − 5. [27] 曲英, 朱庆华. 情境因素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影响研究[J]. 管理评论, 2010, 22(9): 121 − 125. [28] 孟小燕. 基于结构方程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研究[J]. 资源科学, 2019, 41(6): 1111 − 1119. [29] 张劲松. 城市生活垃圾实施强制分类研究[J]. 理论探索, 2017(4): 99 − 101. [30] 范仓海, 任红. 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中的政府职能——内在逻辑及职能谱系[J]. 环境保护科学, 2021, 47(6): 30 − 32. [31] 郭施宏, 陆健. 城市环境治理共治机制构建——以垃圾分类为例[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1): 132 − 141. [32] 孙威, 毛凌潇. 基于CiteSpace方法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演化[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385 − 2391. [33] 伊庆山.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基于s省试点实践调查[J]. 云南社会科学, 2019(3): 62 − 70. [34] 潘成红, 张虎彪. 农村居民行政依赖与行为规避——生活垃圾治理为什么困难?[J]. 环境保护科学, 2022, 48(2): 19 − 22. [35] 贾亚娟, 赵敏娟, 夏显力.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与建议[J]. 资源科学, 2019, 41(2): 338 − 341. [36] 蒋培. “熟人社会”视域下生活垃圾分类的社会逻辑阐释——基于浙江六池村的经验研究[J]. 兰州学刊, 2020(12): 172 − 180. [37] 贾亚娟, 赵敏娟. 生活垃圾污染感知、社会资本对农户垃圾分类水平的影响——基于陕西1374份农户调查数据[J]. 资源科学, 2020, 42(12): 2370 − 2381. [38] 彭韵, 李蕾, 彭绪亚.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发展历程、障碍及对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10): 3874 − 3879. [39] 陈海滨, 胡洋, 刘芳芳.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引发的全民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思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3): 75 − 77. [40] 武照亮, 靳敏. 生活垃圾分类从意愿到行为转变的障碍因素与跨越路径分析[J]. 环境保护科学, 2023(1): 1 − 5. [41] 李维安, 秦岚. 绿色治理: 参与、规则与协同机制——日本垃圾分类处置的经验与启示[J]. 现代日本经济, 2020(1): 57 − 61. [42] 王天娇. 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法治保障[J]. 人民论坛, 2019(28): 86 − 87. [43] 范文宇, 薛立强. 历次生活垃圾分类为何收效甚微——兼论强制分类时代下的制度构建[J]. 探索与争鸣, 2019(8): 150 − 159. [44] 皮婷婷, 郑逸芳, 许佳贤. 垃圾分类何以强制?——多源流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变迁分析[J]. 中国环境管理, 2021, 13(2): 90 − 93. [45] 梅帅.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 理念、模式与制度构造[J]. 宁夏社会科学, 2020(1): 72 −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