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阻率法的人工湿地堵塞区域探测方法

丁彦礼, 肖敬瑞, 白少元, 熊彬, 孙琳. 基于电阻率法的人工湿地堵塞区域探测方法[J]. 环境工程学报, 2022, 16(2): 697-704. doi: 10.12030/j.cjee.202109076
引用本文: 丁彦礼, 肖敬瑞, 白少元, 熊彬, 孙琳. 基于电阻率法的人工湿地堵塞区域探测方法[J]. 环境工程学报, 2022, 16(2): 697-704. doi: 10.12030/j.cjee.202109076
DING Yanli, XIAO Jingrui, BAI Shaoyuan, XIONG Bin, SUN Lin. Detection method of constructed wetland clogging based on resistivity method[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2, 16(2): 697-704. doi: 10.12030/j.cjee.202109076
Citation: DING Yanli, XIAO Jingrui, BAI Shaoyuan, XIONG Bin, SUN Lin. Detection method of constructed wetland clogging based on resistivity method[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2, 16(2): 697-704. doi: 10.12030/j.cjee.202109076

基于电阻率法的人工湿地堵塞区域探测方法

    作者简介: 丁彦礼(1979—),男,硕士,副教授,dyl@glut.edu.cn
    通讯作者: 白少元(1981—),女,博士,教授,baisy@glut.edu.cn
  • 基金项目: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桂科AA2016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68013,41404116)
  • 中图分类号: X505

Detection method of constructed wetland clogging based on resistivity method

    Corresponding author: BAI Shaoyuan, baisy@glut.edu.cn
  • 摘要: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对人工湿地堵塞问题,无法对堵塞区域进行精确定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潜流人工湿地结构和堵塞区域的特点,建立了长、宽、高分别为146、119和102 cm水槽物理实验模型,利用改进的高密度电阻率测井法开展了探测和定位人工湿地堵塞区域的实验研究,并结合人工湿地堵塞模型的Visual MODFLOW(VMOD)流场模拟特征,探讨了基于电阻率法探测和定位人工湿地堵塞区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改进的高密度电阻率测井法在电阻率探杆的电极间距不大于5 cm,供电极距DAB/2不超过12.5 cm的情况下,通过绘制电阻率数据的二维和三维视电阻率等值线图,能够更好地定位高阻体的空间位置和形态。可见,利用改进的高密度电阻率测井方法可以探测和定位人工湿地高阻堵塞区域,实现堵塞区域的精确定位。
  • 加载中
  • 图 1  普通电阻率测井测量原理图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common resistivity logging

    图 2  改进的高密度电阻率电极杆与实物图

    Figure 2.  Improved high density resistivity electrode rod and physical diagram

    图 3  VMOD模拟堵塞三维立体图

    Figure 3.  3D stereogram of constructed wetland clogging

    图 4  人工湿地堵塞流场拟合图

    Figure 4.  Constructed wetland clogging flow field fitting

    图 5  供电极距DAB/2=7.5 cm的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

    Figure 5.  Apparent resistivity cross-section contour map at the supply pole distance DAB/2=7.5 cm

    图 6  供电极距DAB/2=12.5 cm的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

    Figure 6.  Apparent resistivity cross-section contour map at the supply pole distance DAB/2=12.5 cm

    图 7  供电极距DAB/2=22.5 cm的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

    Figure 7.  Apparent resistivity cross-section contour map at the supply pole distance DAB/2=22.5 cm

    图 8  供电极距DAB/2=7.5 cm的视电阻率三维立体图

    Figure 8.  3D stereogram of apparent resistivity at the supply pole distance DAB/2=7.5 cm

  • [1] CORBELLA C, GARCÍA J, PUIGAGUT J. Microbial fuel cells for clogging assessment in constructed wetland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6, 569: 1060-1063.
    [2] MATOS M P, SPERLING M V, MATOS A T, et al. Clogging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Estimation of medium porosity by ground-penetrating radar[C]//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tland systems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London: IWA Publishing, 2016: 4-9.
    [3] COOPER D, GRIFFIN P, COOPER P. Factors affecting the longevity of sub-surface horizontal flow systems operating as tertiary treatment for sewage effluent[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51(9): 127-135. doi: 10.2166/wst.2005.0303
    [4] NIVALA J, KNOWLES P, DOTRO G, et al. Clogging in subsurface-flow treatment wetlands: Measurement, modeling and management[J]. Water Research, 2012, 46(6): 1625-1640. doi: 10.1016/j.watres.2011.12.051
    [5] MATOS M P, SPERLING M V, MATOS A T, et al. Clogging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Indirect estimation of medium porosity by analysis of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image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76: 333-342. doi: 10.1016/j.scitotenv.2019.04.168
    [6] TAPIAS J C, HIMI M, LOVERA R, et al. Assessing clogging development in infiltration-percolation system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al resistivity and induced polarisation methods[J]. //EGU General Assembly 2013. EGU General Assembly Conference Abstracts. Austria, 2013: EGU2013-8050.
    [7] 张明珍, 徐栋, 武俊梅, 等. 人工湿地堵塞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水生态学杂志, 2021, 42(3): 121-126.
    [8] MORVANNOU A. Dynamic modelling of nitrification in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D]. Brussels: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2012.
    [9] MORRIS R H, NEWTON M I, KNOWLES P R, et al. Analysis of clogging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J]. The Analyst, 2011, 136(11): 2283-2286. doi: 10.1039/c0an00986e
    [10] LAURENT J, BOIS P, NUEL M, et al. Systemic models of full-scale surface flow treatment wetlands: Determination by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t tracers[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5, 264: 389-398. doi: 10.1016/j.cej.2014.11.073
    [11] 李曼, 华国芬, 姬雨雨. 垂直流人工湿地堵塞和轮休过程中水流变化规律[J]. 水处理技术, 2017, 43(1): 57-61.
    [12] MARTÍN I, SALAS J J, SARDÓN N, et al. Research on clogging and effective surface in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C]//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tland systems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London: IWA Publishing, 2010: 4-8.
    [13] SMITH E, GORDON R, MADANI A, et al. Cold climate hydrological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ed wetlands[J]. Canadian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05, 47: 1.1-1.7.
    [14] WHITMER S, BAKER L, WASS R. Loss of bromide in a wetland tracer experimen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2000, 29(6): 2043-2045.
    [15] 张亮, 曹营渠, 易畅, 等. 人工湿地堵塞的研究进展[J]. 四川环境, 2017, 36(S1): 174-178.
    [16] AIELLO R, BAGARELLO V, BARBAGALLO S, et al. Evaluation of clogging in full-scale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16, 95: 505-513. doi: 10.1016/j.ecoleng.2016.06.113
    [17] 楚泽涵.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与原理[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7: 26-42.
    [18] 程志平. 电法勘探教程[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 13-20.
    [19] ARCHIE G E.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log as an aid in determining som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J]. Transactions of the AIME, 1942, 146(3): 54-62.
    [20] 丁彦礼, 李为一, 李文龙, 等. 一种小型可监测堵塞的人工湿地: 201820973071.3[P]. 2019-04-12.
    [21] 王帅兵, 张雪蕾, 李常斌, 等. 基于Visual MODFLOW的武威盆地地下水动态模拟及预测[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2): 159-165.
    [22] 郝治福, 康绍忠. 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6, 26(1): 77-81.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06.01.023
    [23] 王庆永, 贾忠华, 刘晓峰, 等. Visual MODFLOW及其在地下水模拟中的应用[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 18(5): 90-92. doi: 10.3969/j.issn.1672-643X.2007.05.023
    [24] 何杉. Processing Modflow软件在地下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J]. 水资源保护, 1999, 57(3): 16-18.
    [25] 白少元, 宋志鑫, 丁彦礼, 等. 潜流人工湿地基质结构与水力特性相关性研究[J]. 环境科学, 2014, 35(2): 592-596.
    [26] 贺映全, 曹红军, 胡武林, 等. 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堵塞分析与处理措施[J]. 山西建筑, 2019, 45(10): 175-176. doi: 10.3969/j.issn.1009-6825.2019.10.093
    [27] 丁彦礼, 李为一, 韦益华, 等. 一种强化电阻率差异的人工湿地堵塞区域探测方法: 201810656942.3[P]. 2018-11-16.
  • 加载中
图( 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89
  • HTML全文浏览数:  3189
  • PDF下载数:  87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9-13
  • 录用日期:  2021-11-02
  • 刊出日期:  2022-02-10
丁彦礼, 肖敬瑞, 白少元, 熊彬, 孙琳. 基于电阻率法的人工湿地堵塞区域探测方法[J]. 环境工程学报, 2022, 16(2): 697-704. doi: 10.12030/j.cjee.202109076
引用本文: 丁彦礼, 肖敬瑞, 白少元, 熊彬, 孙琳. 基于电阻率法的人工湿地堵塞区域探测方法[J]. 环境工程学报, 2022, 16(2): 697-704. doi: 10.12030/j.cjee.202109076
DING Yanli, XIAO Jingrui, BAI Shaoyuan, XIONG Bin, SUN Lin. Detection method of constructed wetland clogging based on resistivity method[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2, 16(2): 697-704. doi: 10.12030/j.cjee.202109076
Citation: DING Yanli, XIAO Jingrui, BAI Shaoyuan, XIONG Bin, SUN Lin. Detection method of constructed wetland clogging based on resistivity method[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2, 16(2): 697-704. doi: 10.12030/j.cjee.202109076

基于电阻率法的人工湿地堵塞区域探测方法

    通讯作者: 白少元(1981—),女,博士,教授,baisy@glut.edu.cn
    作者简介: 丁彦礼(1979—),男,硕士,副教授,dyl@glut.edu.cn
  • 1.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桂林 541004
  • 2. 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 541004
  • 3.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桂科AA2016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68013,41404116)

摘要: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对人工湿地堵塞问题,无法对堵塞区域进行精确定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潜流人工湿地结构和堵塞区域的特点,建立了长、宽、高分别为146、119和102 cm水槽物理实验模型,利用改进的高密度电阻率测井法开展了探测和定位人工湿地堵塞区域的实验研究,并结合人工湿地堵塞模型的Visual MODFLOW(VMOD)流场模拟特征,探讨了基于电阻率法探测和定位人工湿地堵塞区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改进的高密度电阻率测井法在电阻率探杆的电极间距不大于5 cm,供电极距DAB/2不超过12.5 cm的情况下,通过绘制电阻率数据的二维和三维视电阻率等值线图,能够更好地定位高阻体的空间位置和形态。可见,利用改进的高密度电阻率测井方法可以探测和定位人工湿地高阻堵塞区域,实现堵塞区域的精确定位。

English Abstract

  • 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的技术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堵塞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工湿地的持久和高效运行。而目前对人工湿地发生堵塞的判断及堵塞程度仅能进行定性评价,无法对堵塞区域进行精确定位。因此,在治理堵塞的时候没有具体针对性,在治理的时候只能针对于人工湿地整体进行,时间成本高、经济效果差。因此,针对人工湿地堵塞区域的定位探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实际针对人工湿地堵塞问题上,较为常用的有生物电池法[1]、探地雷达法[2-5] 、电阻率法[6-8]、渗透系数法[9]、示踪剂法[10-11]、分析堵塞物质性质[12]等方法。对于示踪剂法,投入的示踪剂会被湿地植物和其他生物吸收[13-14],且单一的示踪实验结果可能不具有代表性[4]。通过水力传导率法测得的值仅表示轴流方向上横截面内的平均水力传导率,并不能表示该横截面内某特定垂直和横向位置处的堵塞严重程度[15],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将水力传导率法和示踪剂法相结合。AIELLO等[16]分析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特性,通过现场测量砾石层的水力传导率、量化累积堵塞物质,最后通过示踪实验可视化流动路径来研究堵塞现象。对于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人工湿地堵塞问题方面,目前的文献主要还是集中在电阻率法和探地雷达方法,探地雷达精度较高、速度快,适合中、小尺度监测,可得到湿地内部能量衰减图像[3-4]。特别是MATOS等[5]使用探地雷达探测了种植香蒲与未种植植被的2个全尺寸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堵塞特性,结果表明,探地雷达可以探测出堵塞区域,但地质雷达方法也存在纵向尺度定位不精确的问题,并且由于人工湿地一般纵向尺度较小和水饱和状态,存在基底和边界反射较强、堵塞区域反射不够清晰的问题,因而探测精度不够理想。电阻率法对湿地内部造成的干扰较小,可以快速、无损、有效地反映湿地堵塞状况,在湿地堵塞物定性定量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7-8]。但目前使用的电阻率探测方法多采用的是地面电阻率法,在纵向尺度探测效果不佳,并且干扰因素过多。

    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以较为广泛的潜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根据潜流人工湿地结构和堵塞区域的特点,基于电阻率法提出了利用改进的高密度电阻率法来探测和定位人工湿地堵塞区域,并使用Visual MODFLOW(VMOD)建立了堵塞模型,主要从人工湿地堵塞探测的电阻率方法讨论、电阻率法的水槽模拟实验和流场模拟几个方面,探讨了基于电阻率法探测和定位人工湿地堵塞区域的可行性。

    • 电阻率法测井是通过测量钻井剖面上各种岩石电阻率来区分岩石性质的方法,主要应用在石油和矿产勘探中。常规电阻率测井方法采用的是点测方法,效率比较低,但由于其方法简单,使用广泛,到目前为止,在划分钻井地质剖面和判断岩性等工作中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17]。如图1所示,在进行电阻率测井时,设有供电线路AB和测量线路MN。通过供电线路上的电极A、B供给电流,在井内建立电场,然后测量在测量回路上电极M、N的电位差$ \mathrm{\Delta }{U}_{\mathrm{M}\mathrm{N}} $,所测$ \mathrm{\Delta }{U}_{\mathrm{M}\mathrm{N}} $大小取决于周围介质电阻率。$ \mathrm{\Delta }{U}_{\mathrm{M}\mathrm{N}} $的变化则反映了沿井孔剖面上介质电阻率的变化。最后按式(1)计算电阻率,其中的装置系数K由式(2)计算(均匀各向同性介质全空间电阻率),并最终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电阻率。

      式中:$\rho $为岩土层视电阻率,Ω·m;$ \mathrm{\Delta }{U}_{\mathrm{M}\mathrm{N}} $为电位差,mV;I为供电电流,mA;DAMDANDBMDBN分别为供电电极A、B与测量电极M、N之间的距离,m。

    • 为了适应人工湿地的特殊情况,并提高数据采集效率,改进了电阻率测井方法,设计了高密度电阻率测井方法。高密度测井方法采用高密度电极探杆(图2)代替普通电阻率测井的电极系,测量方式类似于地面高密度电法的测量方式,只是把高密度电极通过电阻率探杆垂直布设在人工湿地床体中。

      测量装置也与常规的测量方法不一样,常规电阻率测井一般使用三极装置。但人工湿地堵塞探测不适合使用三极装置,因为三极装置异常相对比较复杂,而且大多小型人工湿地由于尺寸原因,并不能满足布设“无穷远极”的条件,使测量数据容易产生较大误差。因此,在人工湿地堵塞探测中,测量装置采用对称四极装置(施伦贝尔装置),该装置不需要布设“无穷远极”,并且视电阻率数据异常简单,对于堵塞区域反映直接,易于解释。

    • 对于单孔测井视电阻率数据而言,视电阻率数据反映的是井孔周围一定范围内的介质电阻率,在极距较小(由于人工湿地纵向尺寸较小,所以电阻率测量时使用的电极距较小)、介质分层比较单一的情况下,电阻率测量方法类似于电法勘探中取得岩土体电阻率数据的野外小四极测量方法(露头法)[18]。经实测,其测量得到的视电阻率近似等于介质的真电阻率。而在视电阻率的计算方面,采用全空间的视电阻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视电阻率,除了边界附近存在较小的误差外,其他区域误差相对较小。因此,可以采用全空间的视电阻率计算公式计算视电阻率。

      经测量,对于水饱和人工湿地来说,单一填料人工湿地可认为只有一层均匀介质,当不存在堵塞区域时,所测视电阻率近似等于介质的真电阻率;当存在堵塞区域时,所测视电阻率也基本接近堵塞体的电阻率。另外,当人工湿地为多层粒径不同的填料时,由于饱和填料的电阻率主要受孔隙率和所含溶液控制,电阻率差异很小,故可近似认为是电性均匀的介质[19]。但是,这种电阻率近似替代的方案要求在选择测量装置的时候需选择对称四极装置(施伦贝尔装置),三极装置无法实现。因此,对于用改进的高密度电阻率测井方法,可以直接利用测量得到的视电阻率数据近似代替电阻率数据进行分析,即使不用进行数据的反演工作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1)改进的单孔高密度测井法探测堵塞实验。实验采用水槽模拟的方式进行,水槽的长、宽、高分别为146、119和102 cm,仪器使用WDJD-2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自制井中高密度电极杆(图2)[20],高阻堵塞体为石英砂。测量装置使用对称四极装置(施伦贝尔装置),每根高密度电极杆实接电极数位20,电极间距5 cm。高阻体直径约15 cm,形状为近似球体。以水槽下方角点设定为坐标原点,高阻体中心坐标为: x=70 cm,y=60 cm,z=62 cm。测量和测点布线为了避开水槽边界的影响,在水槽中间布设了6条测线,测线间距10 cm,其中,中间的3条测线位置分别为测线1(y=55 cm)、测线2(y=65 cm)、测线3(y=75 cm),每条测线按间距10 cm布置了6个测点(x=45~95 cm)。

      2)VMOD模拟。地下水模拟工具较多,VMOD因其开源、具一定物理意义和参数化过程相对明晰,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该模型是在由加拿大Waterloo水文地质公司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研发的MODFLOW[21]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集成开发,被水文地质学界认可的三维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的标准可视化专业软件系统[22-23]

      VMOD用三维有限差分法概化地下水系统,由水量平衡原理通过连续性方程(式(3))进行地下水系统动态求解[24]

      式中:${K}_{{x}}{\text{、}}{K}_{{y}}{\text{、}}{K}_{{z}}$分别是沿xyz方向的渗透系数,m·d−1${h}$为地下水头,m;$ \text{W} $为均衡期内地表地下沿垂向的交互通量,表示地下水系统的源、汇项构成,mm·a−1Ss 表示多孔介质的储水系数(潜水含水层给水度$ \mu $,m−1$ t $表示时间,d。

      由于人工湿地堵塞区域和未堵塞区域的渗透系数不同,根据这个特点可以使用VMOD进行堵塞模拟。此次使用VMOD进行的流场模拟,模型的长、宽、高分别为146 、119和102 cm(图3),与水槽模拟实验相同。各个模拟参数由之前研究中的实验数据所得[25],主堆料场采用单层堆料,渗透系数为65 ${\mathrm{m}\cdot\mathrm{d}}^{-1}$,布水区和集水区渗透系数为500 ${\mathrm{m}\cdot\mathrm{d}}^{-1}$,进水区设定为补给边界,补给量为2.3 ${\mathrm{m}\cdot\mathrm{d}}^{-1}$,出水端设定为定水头边界(0.9 m);两侧概化为隔水边界,系统主体填料孔隙率均设置为0. 4,总孔隙率为0.45。当基质堵塞后,由基质的渗透系数会下降20%~40%[26],堵塞区的渗透系数设置为26${\mathrm{m}\cdot\mathrm{d}}^{-1}$

    • 此次使用VMOD进行的流场模拟(图4),人工湿地模型使用的为20目石英砂岩,渗透系数为$65\;{\mathrm{m}\cdot\mathrm{d}}^{-1}$,当堵塞后由于在泥沙和生物膜的共同作用下堵塞,渗透系数会下降20%~40%,通过不同渗透系数来实现模拟堵塞。由图4可以看出,等水位线在中间区域发生变化,两侧的等水位线向中间区域靠拢。这是由于此处渗透系数较小导致发生该变化。从而可以推断是由堵塞导致的渗透系数的变化。由流线也可以看出,流线在中间区域发生变化,两边的流线绕过中间的区域,且流线的密度也变得更加稀疏,也可以推断该区域的渗透系数较小,表明发生堵塞。

    • 通过改进的高密度测井方法,根据设计的测点和电极间距,测量整个设计测量范围内的三维数据。每个平面测点布设的高密度电极系统测量了3组不同供电极距的视电阻率数据,通过分别提取所有测点的3组不同供电极距的数据,用这3组数据分别组成各条测线的二维断面数据并绘制二维断面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根据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的特征可以对堵塞区域进行分析定位。

      图5为供电极距DAB/2=7.5 cm (装置参数为DAM=DMN=DNB=5 cm,即最小供电极距状态下)时的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沿x轴有效测量深度为7.5~87.5 cm。由图5(a)和图5(b)中可以看出,在高阻体周围的测线1和测线2的断面等值线图上,存在一个高阻封闭区域,该区域与高阻体的位置比较吻合;通过和人工湿地堵塞模拟流线图(图4)对比,与流场模拟得到的堵塞区也较吻合。另外,在测线1和测线2上,也只有靠近高阻体的x=65 cm和x=75 cm处的4个点视电阻率数值较大,其他测点都是背景值,没有受到高阻体的影响,其他测线由于没有靠近高阻体,视电阻率数据都比较平稳,和流场模拟的一样,流线平稳,都是背景值。而表层和底层电阻率偏高是由于边界处的测量不能满足全空间状态所致,这个还需要考虑半空间状态的影响,所以边界附近的视电阻率计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图6为供电极距DAB/2=12.5 cm(装置参数为DAM=2DMN=DNB=10 cm)时的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沿x轴有效测量深度为12.5~82.5 cm,相对于供电极距DAB/2=7.5 cm的有效范围有所缩小。由图6(a)和图6(b)中可以看出,在高阻体周围的测线1和测线2的断面等值线图上,存在一个高阻封闭区域,该区域与高阻体的位置比较吻合,但与供电极距DAB/2=7.5 cm的测线相比,该区域与高阻体的位置在纵向上吻合度稍差。这主要是由于供电极距的增大,堵塞体外围测点的视电阻率平均效应有所增强。

      图7为供电极距DAB/2=22.5 cm(装置参数为DAM=4DMN=DNB=20 cm)时的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沿x轴有效测量深度为22.5~72.5 cm,相对于供电极距DAB/2=12.5 cm的有效范围进一步缩小。由图7(a)和图7(b)中可以看出,在高阻体周围的测线1和测线2的断面等值线图上,存在的高阻封闭区域,与流场模拟得到的堵塞区吻合,由于供电极距的进一步增大造成综合效应增强,高阻区域与高阻堵塞体吻合度和分辨度进一步减弱,这主要是由于表层和底层对视电阻率测量和计算结果影响进一步增强。

      综合上述3个供电极距的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到3点结论。1)只要电阻率差异存在并且差异够大,改进的高密度电阻率测井方法能够较好的探测和定位人工湿地高阻堵塞区域,该方法是有效的。2)改进的高密度测井方法采用的数据供电极距不宜过大,如果供电极距过大,则不但有效测量范围会减小,而且异常效果由于受边界和电极距范围内介质综合效应的影响而变差。根据实验结果,建议高密度电阻率探杆的电极间距不大于5 cm,供电极距DAB/2不超过12.5 cm。3)该实验的视电阻率计算方法都是基于全空间条件进行,后续还需进一步研究边界处全空间条件和半空间条件的转换问题,在视电阻率的计算上需要研究全空间和半空间的混合算法,以期消除边界处的计算误差,增强边界处的分辨率。

      另外,对于人工湿地工程实例来说,水饱和人工湿地未堵塞区域和堵塞区域的电阻率差异并不是很大,并不能保证有较好的探测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强化电阻率差异的人工湿地堵塞探测方法[27],通过在人工湿地中加入电解质溶液的方法来加大人工湿地未堵塞区域和堵塞区域的电阻率差异,可以提升人工湿地堵塞区域探测精度和探测效果。

    • 本次设计的单孔高密度测井法探测实验测量区域是三维区域,可以根据数据绘制三维立体图,以更好的对高阻异常体进行空间定位和有效展示。图8为供电极距DAB/2=7.5 cm时的视电阻率三维组合图件,可以更好的展示高阻体的空间位置和形态,更直观和精确的定位堵塞区域。

    • 1)只要电阻率差异存在并且差异够大,改进的高密度电阻率测井方法能够较好地探测和定位人工湿地高阻堵塞区域。

      2)改进的高密度测井方法采用的数据供电极距不宜过大,如果供电极距过大的话,不但有效测量范围会减小,而且异常效果由于受边界和电极距范围内介质综合效应的影响而变差。根据实验结果,建议高密度电阻率探杆的电极间距不大于5 cm,供电极距DAB/2不超过12.5 cm。

      3)对于视电阻率的计算方面,采用全空间的视电阻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视电阻率,除了边界附近存在较小的误差外,其他区域误差相对较小。因此,在方法探索阶段,可以采用全空间的视电阻率计算公式计算视电阻率。但后续还需进一步研究边界处全空间条件和半空间条件的转换问题,在视电阻率的计算上需要研究全空间和半空间的混合算法,以期消除边界处的计算误差,增强边界处的分辨率。

      4)对于人工湿地堵塞探测的数据处理来说,根据探测数据绘制三维立体图,可以更好的展示高阻堵塞体的空间位置和形态,更精确的实现堵塞区域的定位。

      5)对于人工湿地工程实例来说,人工湿地未堵塞区域和堵塞区域的电阻率差异并不是很大,并不能保证有较好的探测效果,可以通过在人工湿地中加入电解质溶液的方法来加大人工湿地未堵塞区域和堵塞区域的电阻率差异,提升人工湿地堵塞区域探测精度和探测效果。

    参考文献 (27)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