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水生态环境监测和健康评估 专题:征稿邀请

  • 分享到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极端洪旱、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污染防治为主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要素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是现阶段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水生态健康不仅是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实现“人水和谐”美好愿景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加强水生态环境的监测与健康评估,对于科学指导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水生态监测与健康评估不仅是诊断湖泊流域水环境问题的关键科学工具,也是实施有效水生态管理的基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水生态健康已被确立为水环境管理的终极目标,这些国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发展出一套适应本土环境特征的水生态监测指标、技术方法和评估体系。

相比之下,我国在河湖水生态监测与健康评估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水生态监测方法尚未统一,在监测技术、本土化评估指标及评估标准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仍处于发展提高阶段。为及时反映我国湖泊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和健康评估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生态毒理学报》特设立“河湖水生态环境监测和健康评估”专题,旨在推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

 

现诚挚邀请国内外水生态环境监测和健康评估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和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专题特邀主编

谷孝鸿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马徐发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

蔡永久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陈辉辉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征稿范围

(一)河湖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发与应用

(二)河湖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

(三)河湖污染物赋存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四)河湖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

文章类型

综述、研究论文、研究进展快讯(1-2页)、展望(Perspectives)、观点(Viewpoints)、问题讨论等。

出版形式

以专栏形式,以多期连载的方式出版,每期专栏收录3~10篇文章。

征文截止日期(首批)

2024年10月31日(首批)

陆续发布第二批等征稿时间。

投稿方式

登录《生态毒理学报》主页http://www.stdlxb.cn,进行网络投稿(首次投稿的作者需先完成作者注册),投稿栏目请选择河湖水生态环境监测和健康评估”,在稿件类型中注明文章类型。

编辑部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毒理学报》编辑部

邮编:100085

电话/传真:010-62941072

E-mail: stdlxb@rcees.ac.cn

 

 


专题特邀主编简介

图片29.png 

谷孝鸿,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兼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水产学会理事会顾问、江苏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大水面生态渔业领导小组成员,太湖水污染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湖泊生态学、大水面生态渔业和水环境修复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较早提出了富营养化湖泊“以渔改水”理念,原创了湖泊“净水渔业”模式,构建了池塘养殖水体原位调控与尾水生态治理技术体系与应用示范样板。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国科学院STS区域重点项目等项目;以第一完成人和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中国水产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等。


图片30.png 

马徐发,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和湖北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2003年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水环境生物监测与调控、内陆大水域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协作项目等科研任务。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专利1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参编专著3部。工作期间作为科技特派员受到科技部通报表扬、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全省水产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湖北省“三下乡”活动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和奖励。


 

图片31.png 

蔡永久,博士,青年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担任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委员、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主要从事底栖生态学与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水专项、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江苏省水利科技重大项目等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7部,作为核心骨干编制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方面国家标准、地方标准5项。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长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2年度江苏省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等多项奖励。


图片32.png 

陈辉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鱼类生态学、新污染物监测和生态效应评价、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水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项目10余项。以主要完成人获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2021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一等奖。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担任SCI期刊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D和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编委,及多个国内外期刊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