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欣, 秦绪明, 徐怒潮, 等. 酒泉市水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修复对策[J]. 环境保护科学, 2021, 47(2): 62 − 70.
|
[2] |
吉利娜, 刘泽娟. 北运河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实践历程[J]. 北京水务, 2021(3): 17 − 21.
|
[3] |
赵玲玲, 夏军, 杨芳, 等. 粤港澳大湾区水生态修复及展望[J]. 生态学报, 2021, 41(12): 5054 − 5065.
|
[4] |
陈林.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治理应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7): 53.
|
[5] |
刘晓伟, 周道坤, 荣楠, 等. 浅水型湖泊自然保护区水生态环境改善对策研究—以湖北省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C]//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 2020: 161-168.
|
[6] |
王永阳, 罗芳丽, 李红丽, 等. 初始密度对3种沉水植物生物量、节数和茎长的影响[J]. 湿地科学, 2014, 12(6): 740 − 746.
|
[7] |
张萌, 李雄清, 邹新, 等. 典型沉水植物修复富营养水体的最优种植密度[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55(20): 5218 − 5224.
|
[8] |
张强, 刘正文. 附着藻类对太湖水体中3种氮源的吸收作用[J]. 水生态学杂志, 2014, 35(1): 60 − 64.
|
[9] |
MICHELAN T S, THOMAZ S M, BINI L M. Native macrophyte density and richness affect the invasiveness of a tropical Poaceae species[J]. PloS One, 2017, 8(3): e60004.
|
[10] |
王祎, 宋光丽, 杨万年, 等. 光周期对穗花狐尾藻生长、开花与种子形成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2007(1): 107 − 111.
|
[11] |
张忠海, 杨桐, 文紫豪, 等. 在极度弱光和两种底质条件下苦草的生长和生理响应[J]. 水生生物学报, 2021, 45(3): 652 − 662.
|
[12] |
潘文斌, 黎道丰, 唐涛, 等. 水生植物叶片的分形特征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 2004, 28(1): 23 − 28.
|
[13] |
张帆, 谢建治. 篦齿眼子菜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5(4): 19 − 24.
|
[14] |
姜小玉, 杨佩昀, 王洁玉, 等. 大型溞和金鱼藻对三种微藻增殖的影响[J]. 淡水渔业, 2018, 48(4): 106 − 112.
|
[15] |
巨颖琳, 李小明. 南四湖3种沉水植物对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1, 46(3): 1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