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于法稳, 郝信波.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生态经济, 2019, 35(10): 166-170.
[2] 顾霖, 吴德礼, 樊金红. 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路线探讨[J]. 环境工程, 2016, 34(10): 113-117.
[3] 齐嵘, 周文理, 郭雪松, 等. 我国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与设备性能评估体系的建立[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 14(9): 2310-2317. doi: 10.12030/j.cjee.202001109
[4] 李发站, 朱帅.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发展现状和技术分析[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1(3): 74-77.
[5] 王波, 刘春梅, 赵雪莲, 等. 我国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发展方向展望[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 14(9): 2318-2325. doi: 10.12030/j.cjee.202001102
[6] 郝晓地. 可持续污水-废物处理技术[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7] 付昆明, 杨宗玥, 刘凡奇, 等. 碳源种类对农村污水反硝化过程脱氮效果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 14(9): 2331-2338. doi: 10.12030/j.cjee.202001103
[8] 何国钢, 肖国仕. UCT工艺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8(24): 45-48. doi: 10.3969/j.issn.1000-4602.2012.24.012
[9] 王斯坦, 刘星, 刘志斌. UCT工艺脱氮除磷效果[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S2): 140-142.
[10] 冯云刚, 刘新安, 高荣宁, 等. UCT工艺在西安鱼化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应用与调试[J]. 中国给水排水, 2019, 35(24): 66-69.
[11] 周晓莉, 俞锋, 朱光灿, 等. 江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水质调查分析[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 11(3): 1445-1449. doi: 10.12030/j.cjee.201512027
[12] 李新艳, 李恒鹏, 杨桂山, 等. 江苏太湖地区农村生活用水量空间差异及污水去向[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2): 158-165. doi: 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2.004
[13] 张亚平, 王海芹, 印杰, 等. 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调查和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 34(5): 483-491.
[14] 阮晓卿, 蒋岚岚, 陈豪, 等. 江苏不同地区典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J]. 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8(18): 44-47. doi: 10.3969/j.issn.1000-4602.2012.18.011
[15] 石崇, 杨鑫, 邓文英. 邹区镇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排放特征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 36(5): 132-135. doi: 10.3969/j.issn.1008-9500.2018.05.040
[16]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2/T 3462—2018[S].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8.
[17] 张园, 罗固源, 许晓毅, 等. UCT工艺进水COD浓度与C/N对除磷效果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0, 31(8): 1846-1850.
[18] 韩琪, 曾环木, 唐志雄, 等. UCT脱氮除磷工艺在广东地区的应用[J]. 广东化工, 2015, 42(12): 42-43. doi: 10.3969/j.issn.1007-1865.2015.12.019
[19] 乔宏儒, 孙力平, 吴振华, 等. 倒置A2O工艺和UCT工艺脱氮除磷效能比较[J]. 水处理技术, 2015, 41(12): 118-121.
[20] 李桂荣, 王立军, 杜春山, 等. UCT工艺处理低C/N值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8(9): 101-104. doi: 10.3969/j.issn.1000-4602.2012.09.026
[21] 王田天, 周伟, 刘兴, 等. 改良AAO一体化设备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8, 34(7): 75-79.
[22] 迟娟, 姜勇, 袁训珂, 等. 福创溪-大排沟黑臭水体一河一策治理工程[J]. 环境工程学报, 2019, 13(2): 496-504. doi: 10.12030/j.cjee.2018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