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聪.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8, 30(8): 79-80.
[2] 张攀, 尤朝阳, 秦海燕, 等. MBR深度处理石化含油废水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 2016, 42(5): 5-7.
[3] 解宏端, 王玲, 邢文东, 等. 石化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优化[J]. 科技视界, 2015, 15(29): 29-34. doi: 10.3969/j.issn.2095-2457.2015.29.015
[4] 徐海波, 孙健, 程鑫, 等.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的应用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9, 39(1): 110-112. doi: 10.11894/1005-829x.2019.39(1).110
[5] 丁鹏元, 党伟, 滕艳, 等.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 19(7): 7-14.
[6] 张国珍, 李娜, 武福平, 等. 电吸附法处理炼化反渗透浓水脱盐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12, 38(8): 88-91. doi: 10.3969/j.issn.1000-3770.2012.08.024
[7] 陈明燕, 蓝大蔚, 刘宇程. 高含盐废水脱盐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环保, 2018, 38(1): 19-24. doi: 10.3969/j.issn.1006-1878.2018.01.004
[8] 曹珊珊, 吝珊珊, 蒋雪, 等. 电吸附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16, 45(9): 1767-1770.
[9] 庞维亮, 胡柏松, 程丹丹, 等. 酸、碱改性活性炭对甲醇、甲苯吸附性能[J].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18, 35(6): 48-53.
[10] 姚迪, 宋永辉, 张珊, 等. KOH添加量对煤基电极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 煤炭转化, 2017, 40(6): 41-47. doi: 10.3969/j.issn.1004-4248.2017.06.007
[11] 李虹雨, 王可, 邢璇, 等. 响应曲面法优化碱改性活性炭吸附水中苯酚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8, 38(4): 25-28. doi: 10.11894/1005-829x.2018.38(4).025
[12] 陈涵. 氨水改性活性炭及其性能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12, 39(4): 12-15. doi: 10.3969/j.issn.1002-7351.2012.04.04
[13] 刘晓敏. 活性炭孔结构与正丁烷吸附性能的关系及吸附动力学研究[D].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2012.
[14] 刘桂芳. 表面改性活性炭吸附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性能与机理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15] 汪昆平, 徐乾前. 几种不同处理方法对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2, 6(2): 373-380.
[16] 梁霞, 王学江. 活性炭改性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 水处理技术, 2011, 37(8): 1-6.
[17] 常兴涛, 岳建芝, 贾洋洋, 等. 锯末颗粒吸附去除低质量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52(4): 582-586.
[18] 程琼. 玉米秸秆活性炭的改性及处理对苯二酚废水的研究[D]. 太原: 中北大学, 2016.
[19] 周贵忠, 王兆丰, 王绚, 等. 石墨-活性炭纤维复合电极电吸附处理含盐废水的研究[J]. 环境科学, 2014, 35(5): 1832-1837.
[20] 崔罄心, 谢海燕, 肖乐, 等. 电吸附对水中盐类、氨氮、COD的去除效果分析[J]. 环境工程学报, 2013, 7(12): 4805-4810.
[21] 陈玉莲. 活性炭的改性及其对甲苯和丙酮的吸附性能研究[D].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 2015.
[22] 黄镇, 马正飞, 刘晓勤. 活性炭孔结构的混合碱改性[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3): 51-55. doi: 10.3969/j.issn.1671-7627.2012.03.010
[23] YIN C Y, AROUA M K, ASHRI W M, et al. Review of modifications of activated carbon for enhancing contaminant uptakes from aqueous solutions[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07, 52(3): 403-415. doi: 10.1016/j.seppur.2006.06.009
[24] 刘守新, 陈曦, 张显权. 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对吸附硝基苯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08, 29(5): 1192-1196. doi: 10.3321/j.issn:0250-3301.2008.05.007
[25] 孙新元. 表面改性竹炭对微污染水中有机物的吸附[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10.
[26] 周岩梅, 张琼, 刁晓华, 等. 硝基苯和西维因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效果及动力学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9): 1177-1182.
[27] 李娜, 张国珍, 杨仕超, 等. 活性炭纤维电吸附处理含盐溶液吸附特性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3, 33(8): 48-51. doi: 10.3969/j.issn.1005-829X.2013.08.013
[28] ZOU W H, BAI H J, GAO S P. 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neutral red and Cu2+ onto pyrolytic char: Isotherm and kinetic study[J]. Journal of Chemical & Engineering Data, 2012, 57(10): 2792-2801.
[29] 谭珍珍, 张学杨, 骆俊鹏, 等. 小麦秸秆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特性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19, 45(2): 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