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佳丽, 黄贤金, 钟太洋,等. 盐碱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综述[J]. 地理学报, 2011, 66(5):673-684
[2] 马晨,马履,刘太祥.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0,23(2):28-32
[3] 吕晓, 徐慧, 李丽,等. 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J]. 土壤, 2012, 44(2):203-207
[4] 赵宣, 韩霁昌, 王欢元,等. 盐渍土改良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2(8):113-116
[5] ZHAO X, WANG J W, XU H J, et al. Effects of crop-straw biochar on crop growth and soil fertility over a wheat/millet rotation in soils of China[J]. Soil Use and Management, 2014, 30(3):311-319
[6] GRABER E R. A humic substances product extracted from biochar reduces arabidopsis root hair density and length under P-sufficient and P-starvation conditions[J]. Plant and Soil, 2015, 395(1):21-30
[7] 王晓峰. 内蒙古盐碱地改良措施方法[J]. 现代农业, 2012(3):77-77
[8] 王宏伟, 马梅, 杨建忠,等. 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盐碱地治理的综合措施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J]. 北京农业, 2013(36):236
[9] 罗振, 辛承松, 唐薇,等. 内蒙古西部旱区盐碱地棉花出苗和苗期生长特性[J]. 中国棉花, 2015, 42(8):18-21
[10] 张敏. 内蒙古西部地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潜力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11] 李彬, 王志春, 孙志高,等. 中国盐碱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23(2):154-158
[12] 邹璐, 范秀华, 孙兆军,等. 盐碱地施用脱硫石膏对土壤养分及油葵光合特性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2,18(4):575-581
[13] 王立志, 陈明昌, 张强,等. 脱硫石膏及改良盐碱地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20):241-245
[14] 邹璐. 盐碱地施用脱硫石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油葵生长的影响[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2
[15] 毛玉梅, 李小平. 烟气脱硫石膏对滨海滩涂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6,36(1):225-231
[16] 贺坤, 李小平, 章炫耀,等. 烟气脱硫石膏对崇明滨海盐碱地理化性质及旱稻生长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29(6):1381-1386
[17] 邢秀芹, 张为华, 于静娟. 脱硫石膏的施用量对盐碱地葵花生长的影响[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15(2):58-61
[18] 刘祥宏. 生物炭在黄土高原典型土壤中的改良作用[D].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19] 柯跃进, 胡学玉, 易卿,等.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耕地土壤有机碳及其CO2释放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4, 35(1):93-99
[20] 王建俊, 王格格, 李刚,等. 污泥资源化利用[J]. 当代化工, 2015(1):98-100
[21]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152-173
[22] 毛玉东, 梁社往, 何忠俊,等. 土壤pH对滇重楼生长、养分含量和总皂甙含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24(3):985-989
[23] 张瑞. 生物炭对滨海盐碱土理化特性和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15
[24] 张峥嵘. 生物炭改良土壤物理性质的初步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14
[25] 杨艳丽. 生物质炭对苏打盐渍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
[26] 董合忠, 辛承松, 李维江,等. 山东滨海盐渍棉田盐分和养分特征及对棉花出苗的影响[J]. 棉花学报, 2009, 21(4):290-295
[27] 尚晓阳. 控盐施肥对中度和重度滨海盐化潮土养分盐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15
[28] 陈金陵, 杨启良, 刘小刚,等. 盐胁迫条件下施氮对小桐子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6,34(7):631-638
[29] 沈婧丽, 王彬, 田小萍,等. 不同改良模式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32(2):338-344
[30] 王若水, 康跃虎, 万书勤,等. 水分调控对盐碱地土壤盐分与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30(14):96-104
[31] 张华杰, 陈为峰, 宋富贵,等. 盐碱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密度研究[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 33(2):120-126
[32] 曹帮华, 吴丽云. 滨海盐碱地刺槐白蜡混交林土壤酶与养分相关性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1):128-133
[33] 郑悦. 生物炭与秸秆还田对盐碱地水稻土壤理化形状及产量的影响[D]. 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