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急性毒性QSAR模型研究进展

刘羽晨, 乔显亮.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QSAR模型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5, 10(2): 26-35.
引用本文: 刘羽晨, 乔显亮.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QSAR模型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5, 10(2): 26-35.
Liu Yuchen, Qiao Xianliang. Progress in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Models for Acute Aquatic Toxicity[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5, 10(2): 26-35.
Citation: Liu Yuchen, Qiao Xianliang. Progress in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Models for Acute Aquatic Toxicity[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5, 10(2): 26-35.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QSAR模型研究进展

  •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863课题(2012AA06A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27701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UT14ZD213)

  • 中图分类号: X171.5

Progress in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Models for Acute Aquatic Toxicity

  • Fund Project:
  • 摘要: 化学品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风险。但是,危害性信息缺失是进行化学品风险评价的主要挑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美国环保署都提倡用非动物实验替代方法来弥补数据缺失。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被认为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替代技术。水生生物急性毒性是化学品风险评估和优先污染物筛选中最常用的参数之一。但是,目前可获得的实验毒性数据非常有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发展的急性毒性预测模型,包括:(1)基于同类化合物建模;(2)基于数理统计建模;(3)基于化合物毒性作用模式建模。从模型预测能力、应用域、机理解释等角度对这3类模型进行了比较。其中,基于作用模式构建的模型一般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并有助于机理解释,将是今后水生生物急性毒性预测的发展方向。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81
  • HTML全文浏览数:  1181
  • PDF下载数:  4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刘羽晨, 乔显亮.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QSAR模型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5, 10(2): 26-35.
引用本文: 刘羽晨, 乔显亮.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QSAR模型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5, 10(2): 26-35.
Liu Yuchen, Qiao Xianliang. Progress in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Models for Acute Aquatic Toxicity[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5, 10(2): 26-35.
Citation: Liu Yuchen, Qiao Xianliang. Progress in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Models for Acute Aquatic Toxicity[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5, 10(2): 26-35.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QSAR模型研究进展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863课题(2012AA06A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27701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UT14ZD213)

摘要: 化学品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风险。但是,危害性信息缺失是进行化学品风险评价的主要挑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美国环保署都提倡用非动物实验替代方法来弥补数据缺失。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被认为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替代技术。水生生物急性毒性是化学品风险评估和优先污染物筛选中最常用的参数之一。但是,目前可获得的实验毒性数据非常有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发展的急性毒性预测模型,包括:(1)基于同类化合物建模;(2)基于数理统计建模;(3)基于化合物毒性作用模式建模。从模型预测能力、应用域、机理解释等角度对这3类模型进行了比较。其中,基于作用模式构建的模型一般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并有助于机理解释,将是今后水生生物急性毒性预测的发展方向。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